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转折1927 > 第62章

第62章(2 / 3)

这些战士携带了最先进的轻装备,甚至连拆下来的头戴式通讯器,都让他们一个个配备齐全,并带上了足够的资金,全部做普通市民的打扮。

他们的任务,是进入各大城市,发展自己的地下势力,但不是中华共产党地下党类型的地下势力,而是地下恶势力,也就是传统的黑帮!

李锦江知道,黑帮本身就是一个暴力、暴利性“行业”,只要能够牢牢的控制各大城市的黑帮,国民党、小日本、小美国等的地下特务组织就将难以瞒过自己的耳目,同时还会让自己更为牢固的控制这些城市,更为有利的向各国、各组织渗透,更为有效的获得金钱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战士可以不向任何人负责,只要没有触动自己人的根本利益这一底线,可以不择手段,按黑帮的规矩行一切方法发展、壮大自己。

这些报告,就是各个小队向李锦江汇报,已经在各个大城市立下脚跟的情况。

当然,李锦江没有想到的,他想出的这一招,给情报部门以良好的借鉴,情报部门下一步发展情报人员时,都把黑帮考虑了进去,从而迅速而有效的向全世界铺开了一张情报网。

对于未来的目标,张卫与李锦江一样,都把眼光放宽到了整个世界。对于与中华国民党的国内争斗,可以说,自从第九数字化师来到这个时代,这个争斗就已经没有悬念。

唯一令张卫与李锦江担心的,是要用上多少年,花上多少代价,才能够击败此时如日中天,官僚腐败尚未透顶的国民政府。越早能够击败它、花费越少的代价击败它,就意味着能够使得整个新中国能够获得更好的基础。

因此,现阶段所有的工作,所有的资金、人力、物力,都是围绕着这个总的目标而进行,除了一个项目外,几乎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资源消耗在别的方面。

这一个项目,就是此刻的太行、红麻两大根据地的情报系统建设。

这个建设,是唯一一个消耗两大根据地资源的建设项目,同时也是一个有些重复建设及资源浪费嫌疑的建设项目。

在例行联络中,由于知道李锦江对情报方面工作的白痴,张卫出于对李锦江的保护,打算由太行根据地建设一个情报系统,而后两大根据地进行情报共享;而李锦江出于对张卫的放心,知道张卫绝对会把太行根据地的情报系统建设完善,不会让自己这个对情报系统完全陌生的门外汉担心。

出于这么一种失误,两人都没有向对方通报自己这边谍报工作的发展情况,这点最终造成了双方在谍报工作上的重复建设。

其实,或许也不能称之为重复建设,因为这些都是有付出就有收获的,在若干年后,张卫、李锦江在1928年就开始建设的中华情报网络,获得了后世极大的赞誉。

当然,这些东西,在此刻张卫和李锦江都是不知道的。

李锦江只是本着红麻根据地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出于一种战略上侦察敌情的需要,他开始了对红麻根据地的情报网络的布建。其中,由于李锦江对谍报系统存在的错误认识,红麻根据地发展的情报网络还居于一种混乱的,缺乏系统化的处境。

由于混乱,没有系统进行部门划分,在情报来源上的缺陷,就不得通过使用更多的人手、发展更多的情报人员来弥补,随着根据地的扩大,需要的情报越来越多,又不得不追加更多的人手用于情报工作、发展更多的情报人员。

在两个根据地没有正式合并之前,李锦江在情报上的投入,光资金方面累计起来,就几乎是全世界一年在情报部门上投入的一半!这是各国的情报人员都没能想象的。

所幸,依靠工业发展起来的红麻根据地,富裕的程度以及李锦江的捞偏门的能力也是出乎想象的,情报上的巨额投入在红麻根据地的预算比例虽然过大,但还不至于令李锦江等红麻根据地的一系列领导人感到不安。

而由于发展任务的不同,作为系统的发展的太行根据地,张卫则是出于一种对全局的考虑,去构建这个未来中华国的情报网络。不可否认,在整个情报系统的构建上,张卫不愧是政工出身的干部,对整个情报系统的重视以及在人员任命上的正确,使得作为后起的中华情报系统显得极其出色。

初期,在情报工作的总体进展上,张卫等人险些错过了最初的“黄金时间”。

1927年,第九数字化师刚来到这个年代,举行起义后,全世界的目光并没有一只注视过这里,更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反谍部门,会预防中华共产党会向其派出秘密情报人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