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唐朝好医生 > 第六百一十五章 微服私访

第六百一十五章 微服私访(2 / 3)

百姓们心里哆嗦,腿脚也不利索,跟在官员们的后面,又回到了桥上,手里还提着他们的水桶。

王平安看着桥下,一指河水,道:“老乡们,你们取水为何在桥上提啊?是不是因为岸边提水太费力气了,我看河堤有坡度,桶入水后提上来,怕是要撒出不少吧?”

百姓们又不敢说话,王平安见状,只好一指那个年纪最大的,问道:“你说说,是不是因为这个?”

年长百姓只好硬着头皮说话了,他道:“回大人的话,这大良河的河水深岸又高,所以站在岸边打水,确是不好打,但站在桥上就不一样了,能提上满桶的水。小人们结伴前来,带一根绳子就够了,比站在岸边打水还要快的。”

那个年轻的百姓忍不住了,壮着胆子道:“河边是斜的,站在岸边,人容易滑下去,要是水性不好,会淹死人的!”

王平安啊了声,这才明白,心想:“对这种站在桥上提水的事情,以前还真是没研究过,要不是亲眼所见,光凭想象,连想都想不出这种情形来。”

他又问道:“平常吃水困难吧?那你们浇灌庄稼,也只能这么个提水法?这一天也浇不了几亩地啊!”

百姓们一起摇头,年长百姓苦着脸道:“哪里能浇几亩,能浇个几分地,就不错啦。还得靠老天爷下雨才成。”

王平安想了想,道:“今年怕是要有旱情,河水的水位会更低,你们提水更吃力了。对了,这大小良河有没有干枯过,出现过露出河床的事吗?”

年长百姓道:“那倒没有过,从没见这河露过底儿,多旱都没有。不过,要是雨水多时,这河水却是经常漫出来。”

“水灾,会淹没农田住房?”王平安问道。

百姓和官员们一起摇头,车四通道:“王公,咱们庆州这两条河还算太平,本朝没出过大的洪灾,但因水位的关系,取水太费力气了,而且要是修渠的话,还容易改道。前隋时修过的,可能是没设计好,结果河水改道了,反倒弄出了洪灾。打哪儿以后,再就没修过水渠,官府和百姓家都穷,也没力气修了。”

王平安叹了口气,都是钱闹的,现实如此,也是无可奈何呀!

他也摇了摇头,叹口气,安慰百姓几句,让他们尽量留守田园,就算今年出现旱灾,官府也会根据赈灾新法,周济百姓的,让他们不要轻易离开,四下讨饭。

安慰几句之后,王平安便让百姓们离开了,临走时让手下给百姓们每人十个铜钱,算是咨询费了,也可以叫做是压惊费。官老爷只问了几句话,看这些百姓的样子,似乎是把他们吓了个够呛。

百姓们走了,王平安却没动地方,站在桥上,拍着破旧的栏杆,好久都没有说话。官员们都站在他的身后,胆颤心惊地看着刺史大人。王平安越沉默,他们越害怕,这位公爵大人心里想什么,实是难以猜到。当部属的无法揣摩出上司的心思,这可是官场当中最可怕的事,意味着官路堵塞呀!

直站了有将近两刻钟的时间,王平安这才回头,道:“小良河在哪个方向,指给我看。”

车四通赶紧上前,指向西北方向,道:“离这里有两里多地,不到三里的样子。不过小良河比大良河要窄一些,但却更长,贯通大半个庆州,河边的村落也比这里要多些,老百姓的日子,比大良河这里要好上一些,遇上灾年,逃难的人也少些。”

王平安看向小良河方向,树林遮挡,看不到什么,他皱着眉头,道:“算了,估计也不比这里好多少,我就不去看了。我刚刚来到庆州,太多的事情也管不了,只能先管城里的,咱们再进城去看一圈吧!”

他下了木桥,翻身上马,又向城里返回,官员们在后跟随。

又进了庆州城,王平安指着街道两边的破旧房屋,道:“外乡人进城,首先看到的是什么?不可能是刺史府,而是这些临街的民居。车大人,还有各位,你们看看,这房子都破成什么样子了,有的墙角竟然还有尿痕,还有粪便……这象话么,外乡人进城看到这副模样,随后再看到刺史府的那副模样,你们说他们会怎么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