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拓跋勒被天所厌,自然不得民心,得力手下尽皆离散,北地眼看就能大一统的局势瞬间分崩瓦解,强大的鲜卑族也分散成了数个小部落。
没了强势的鲜卑族压制,羯、氐、羌、回鹘等诸胡部落谁也不服谁,胡人间互相争斗,又同汉人来回征战,今日联合明日翻脸,导致北地战火频发,狼烟四起民不聊生,乱成了一团。
麻秋是十恶不赦的坏蛋,跟他作对的当然就是好人。
素来多被麻秋斥责批评的女儿麻桃成了善良的代名词,爱民之心感动了神仙,圣母神皇亲自下凡收她为徒,带去姑余山中修行。
麻桃在姑余山修炼之余用山上十三泓清泉酿成了灵芝酒,耗时一十三载灵芝酒成,彼时恰逢圣母神皇寿诞,麻桃携灵芝酒去瑶臺为师傅祝寿,圣母大喜,封赏麻桃为虚寂冲应真人,麻桃得以位列仙班,成为了有名有号的神仙。
麻桃至此得享香火,她的事迹传遍宇内,为了抓住那一线仙缘,天下女子争相效仿麻桃的“行善”之举,甚至有女子为“行善”,做出以己身布施于乞丐的奇葩“善举”。
如此善举委实太过可怕,秦意岚不由得激灵灵打了个寒颤。
原身麻秋到死都没搞懂他为什么会遭雷劈。
糊涂成他这样也算奇葩了,难怪小号老板都没现身让他重来一遍,直接就派了自己过来。
秦意岚捏了捏下巴长嘆了口气,她在这个世界的开局只是个养马的役夫,原身的敌人却是高高在上的神仙,她那点儿外挂比起在这世界中一挥手就能令天地风云变色的神仙们来说,有跟没有委实区别不大。
开场就死局,这该怎么弄?秦意岚唉声嘆气。
尽管觉着通关的把握不大,可试都不试直接认输可不是秦意岚的风格,因此她一边儿在心底反覆盘算,一边儿熟门熟路地练起了锻体诀。
听着外面鸡鸣第二遍时,她收了功从草棚裏钻出来,照着原身的样子给马棚裏的马儿加了一遍草料。
看着马儿欢快地吃着草料,偶尔甩甩尾巴,一大坨马粪就“噗通”落地,秦意岚不由得暗暗苦笑。
不久前她还是潇洒不羁遨游于大陆的顶级强者,转眼间就变成了个整天跟马粪打交道的马夫,身份改变如此迅速,也得亏她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才能这样无缝衔接。
鸡叫三遍,天亮了,巡视过偌大的马棚,给马儿又加过一遍草料,等马儿把草料吃完,再挨个牵到井边的水槽旁让马儿喝水。
马厩裏的马儿足有百多匹,想要伺候好它们可不是件轻松活计,饮完马,饶是这具身体还算强健,秦意岚也被累得够呛。
此时已经天光大亮,协助原身干活的几个役夫也来到了马厩,秦意岚安排他们去清理马粪给马刷毛,等把活计排布好,她抓紧时间打开角门,溜号回了后街原身的家中。
将军府后门的街上有好几排土坯房,房子裏住的全都是将军府奴仆家将们的家眷,其中就有原身九岁的女儿麻桃。
秦意岚一溜儿小跑回了家,站在麻桃的房门前敲敲门叫了起,等门裏的人应声了,她又进了旁边儿充作厨房的一个草棚裏开始做饭。
拿火石点了火,再把陶釜架到火堆上,添好水,秦意岚把厨房翻了一遍,放弃了原身昨夜泡在坛子裏的麦粒儿,把家裏仅有的两把稷淘洗后放进了陶釜裏。
这个世界的文明还处于初级阶段,民智多愚,比如这个麦子,他们就不肯磨成粉来吃。
这时期的人们普遍认为麦子经过石磨会产生丹毒,而且麦粉性热麦麸性凉,分开吃也会中毒,所以麦子应该跟稻米一样“粒食”,要一粒一粒地吃。
完整的麦子在水裏煮熟直接吃,口感可想而知,过于简单的烹饪方法影响了营养的吸收,麦子就显得不如稻、黍、稷那么养人。
稻米在北地少见,就是达官贵人也少有吃得起的,因此北地口感好的食材就剩了黍和稷(黄黏米和小米)。
稻粱菽、麦黍稷这可供人食的六谷裏,除了稻米因气候问题在北方少有种植之外,粱与菽(高粱和豆子)产量最高,麦次之,黍与稷则产量最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