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五个人里,只有一个,是父母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
这一千人脸上都带着抑制不住的欣喜,左顾右盼,互相询问这次前进的意义所在。
周凡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第二个问题,你的父母是否为你请过一对一家教?”
有不少学生从第一排走到第二排,喜气洋洋的,似乎松了口气。
他们欣喜地边往前走,边回头看留在原地的人。
站在原地的学生,各自表情都有些尴尬,难为情。
连续两个问题,他们一步都没能往前。
与第三排的同学的差距,已经拉开到了六十米。
周凡和几位校长站在高高的主席臺上,看着正在移动的学生们,好像在看做布朗运动的粒子。
副校长(女)声问周凡:“周凡同学,你这是要做什么?”
周凡神秘一笑,“您看着就好了。”
副校长皱着眉头,看着五千学生分成了三个部分。
人最多的部分,仍旧是站在操场最边缘的第一排的学生,大约有三千五的样子。
第二排的人数,目前看来有一千人。
第三排,也就是最靠近主席臺的一排,目前是五百人左右。
站在最前面的五百人,意气风发,面带笑意,不住地回头看身后的人。
站在第二排的同学心里倒还好受些,倒是第一排,也就是最后那排,人数最多的学生里,不少人都低着头,默默握紧了拳头。
见大家再次分好位置,周凡又问:“第三个问题,你的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学习功课外的一门特长,而且目前还保持一定水准?”
听到特长,不少人眼睛都亮了起来。
但听到后半句,刚刚亮起的眼睛又黯淡下去。
之前学的那些钢琴、古筝、提琴、口琴、笛子、书法、画画……差不多都荒废了。
要高考啊,哪有那么多时间搞东搞西。
尽管如此,还是有六百多人移动起来。
在一个五千饶高中,还能有六百多人拥有一门特长,这个比例已经不算低了。
不过,第一排的三千五百人基本没有挪动脚步。
只是用羡慕的目光,看着前两排的同学继续往前走。
毕竟,如果连正业——学习,都舍不得请一对一家教,又怎么会舍得花钱去培养课外特长呢?
现在,五千人分成了四个部分。
最前面,也就是第四排,人数最少,已经不在需要排成队列,可以轻轻松松分散站成一条线,大概有一百五十人。
第三排里,有刚从第二排过来的,也有没能往前再进一步的,人数大概是四百人。
第二排,此时人数与刚才持平。
人数最多的第一排,此时安静地可怕。
一股莫名的低压,笼罩在这群学生身上。
已经三个问题了,他们一步都没能前进。
虽然不知道意味着什么,但目前看来,他们和其他人,是存在差距的。
不少人惊讶的发现,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身边同学,好朋友们,居然还有这么多不为他们所知的长处和经历。
心中都涌起了一股自卑。
这时,周凡的第四个问题来了。
“你们是否有过一次出国旅行的经历?有的话,请走到前面的线上。”
这个问题让不少人犯了难。
要是国内旅行,那百分之70的人都有过。
可是出国旅行,对于基本上是普通家庭学生的大公路中学学生来,属实有些奢侈。
不少人连签证长什么样都没见过呢。
最终,第四个问题问出后,五千名学生已经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五个部分。
分得极散。
若不是将阵型拉长,现在的分布就会显得有些像金字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