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张彧站房间外面,房间裏点着蜡烛,几个老太太和中年妇女挤在裏面,轮流摸着厚实的蓝、黑布料,哎哟,真厚,做成裤子,冬天腿不会凉嗖嗖的。
毛线真柔软,织成毛衣肯定很暖和,才八元一斤,乱点有什么,花点时间就能理顺。
床单布料也不错,花色也好看,有妇女想,这床单剪来做衣服,女儿穿了肯定好看。
看完了,她们从房裏出来,有个妇人小声问张彧:“铁蛋,你叫人帮忙买寄回来,给人多少好处?”。
张彧说:“没给什么好处,三斤白面的谢礼,邮费自付”。
三斤白面谢礼,这是可以,只毛线一项就能省不只三斤白面的钱几个人一起买,一起分担,邮费就少,家裏有儿子娶媳妇,嫁女儿的心裏活动开了。
人都走了,林三丫喜爱地摸摸布料,柔软的毛线,很想马上动手把毛线绕团。
张彧进房间和她说:“晚上学习的事不要停,你请几天假,把毛线理顺,做衣服,灰色的布我们一人做一件单衣,黑色的做裤子,天很快就凉”,蓝色的晚些做棉衣。
林三丫细声说:“我之前才做了衣服”,张彧:“那个很薄不暖,就这么定”。
张彧进裏间把灰色布拿出来交给林三丫:“这灰布料就说我托同学家裏买的,很难买”。
他虽然不太懂布料,但这布料一摸就知道不是常有,担心有人托贺家买,让他们为难,就推说让同学家裏帮忙买的。
“好”,儿子说什么就是什么,林三丫接过一摸就知道这布料更好。
“我出去一下”,张彧说着拿手电筒走出去,林三丫喜爱地把布料摸了又摸,她去年见清峰穿的一件衣服很好看,明天去问问明嫂子,那衣服是怎么做的,用那个款式做给儿子。
张彧来张铁万家,被请进堂屋坐下,坐下后张彧说:“万伯,中秋节过后没几天就是农忙,我想在农忙前上梁,想请万伯和五大哥请假帮我砌房子,两位缺多少工分,我补粮食给你们”。
张铁万笑说:“请假可以,不过铁蛋,粮食换算成肉行吗?”。
这样更好,张彧说:“可以”。
张铁万试问:“账先记着,等天冷再算给我们,这样行不行?”,到时候把肉做成腊肉慢慢吃。
张彧理解他的想法,爽快答应:“可以,就这么说定,我去找崇二叔”。
“行!你去吧”,张铁万说。
张彧又去找干活麻利,做事稳当的三个人,和他们商定请假帮他忙的事,三人也都愿意,也和张铁万一样,用肉结算,天冷的时候给。
五个人做一整天,下工后十八人,张彧觉得中秋过后两天,上梁不是问题,他去问过看日子的人,那几天上梁都可以。
找了人,张彧转到知青点,把贺知文叫出来,和他说:“我们村裏布料之类的都很缺,我是这么想,有人想买什么,来我这裏登记给钱,你把钱汇回去,让你家人负责买东西,谢礼是白面,按买东西的多寡比例算,你觉得这方法行不行?”。
贺知文想了许久,小声说:“可以,多谢你”,在城裏去找买吃的实在太难,乡下粮食虽然也不够,不过有山上的,河裏的填补,有些人家吃得比他们城裏都好,像眼前的张彧。
黑暗中,张彧微笑说:“不客气,我回去了”,“等等,我想和你买些玉米面”,贺知文叫住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