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宋小将在七零 > 第72章人真多

第72章人真多(2 / 3)

说偷偷,其实张彧觉得火车上工作人员和车站的人都知道,不过是挣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张彧一路观察外面的情况,其实也都差不多,农田,村庄,山林,平地,路过城市也不能下去看。

再一天早上九点多,火车到达上海,张彧和有点蔫的凌江下车,两人提着行李随人流向火车站外走去。

凌江看精神奕奕的张彧,真是慕了,边走边说:“练武的人体力就是好”。

张彧说:“也不一定,你的体力现在是有点弱,是因为你长得够高,吃的东西不够,等身体不再长高,会慢慢结实”。

两人到火车站外,张彧掏出几张纸,上面是贺知文写给他的坐车攻略,到什么地方坐什么车,连花多少钱也写得详细,下面一张是画的线路图。

两人按贺知文描写的,走一小段路,坐上一个公交车,这个站有很多人上车,人挤人,坐过五个站,两人下车,走一小段路,坐上电车,坐电车的人也很多。

张彧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是:人真多!

在老家,他就觉得人多,和前世比起来,村庄多,人口多,土地少,城裏更是挤,住的地方狭小,来到上海,发现人更多。

张彧和凌江两人下火车前去侧所换了衣服,但因为没有洗澡,身上还有隐隐的汗臭味,所以他们直接去贺知文家附近,那裏有个招待所,计划在那裏入住。

其实坐公交车和电车的人也不是人人都清爽,汗臭味也有,但不管是张彧还是凌江都想弄清爽再逛。

半个多小时后两人下电车,顺利找到招待所,去服务臺办理入住,接待他们的大姐三十多岁,姓沈,整个人看上去整洁干练,讲的普通话比较标准。

她上下打量张彧和凌江一番,又细问他们的真实年龄,来上海的目的后,才给他们办理入住,开个在二楼的两人间。

沈大姐带他们到房间,交待一些要註意的问题,然后说:“你们出去游玩,晚上早点回来”。

凌江微笑说:“谢谢沈大姐提醒”。

沈大姐将两把钥匙给他们:“你们只要晚上不太晚在外面,还是很安全的,还在读书就出来游玩,你们家长也放心”。

两人还是从小地方来,一个还是农村的,真是少见,这两孩子胆子真大。

凌江笑说:“大姐,我们不小”,他和张彧快满十八了。

沈大姐交待完离开,张彧和凌江马上拿干凈衣服去洗澡间洗澡,还好他们是夏天来,洗冷水澡就行,冬天洗澡非常麻烦,洗完澡后洗臟衣服晾上,两人一身舒爽,下火车有点蔫的凌江变精神。

这时刚好中午,张彧和凌江去附近的国营饭店吃饭,中午没有传说中的生煎,两人点两个炒菜,要两斤二米饭。

吃完从国营饭店出来,都没吃饱,张彧小声说:“这样不行,吃这点饭我受不了,我下午先在附近转转,打听交易的黑市,换点本地粮票,傍晚我们再去贺家”。

自己习惯了吃不饱没什么,但张彧练武,体力消耗快不耐饿,换粮票是必要的,凌江说:“我们一起去”。

凌江一起去就不方便了,张彧说:“我一个人容易脱身,你跑不快”。

这确是事实,自己跟着去只会拖他后腿,凌江便说:“行,你小心些”。

张彧下午几个小时摸清招待所附近的情况,没有找到黑市,不过用几条肥肉和几个老太太换到几张粮票,还是很少。

他回招待所时,从储物空间裏拿出五把挂面带回去,打算之后借招待所的炉子下面条。

凌江见他带回面条说:“你运气挺好,这么快就换到面条”。

张彧说:“失策,我还是考虑不周,常听贺知文说城裏很缺吃,但没想到这么缺,早知道我提着粮食来,请人帮忙做”。

凌江说:“有这五把面条也可以”。

张彧休息一会,两人去饭店吃晚饭,吃半饱,然后提着贺知文让张彧帮忙带给家人的十斤玉米面,他自己悄悄整的一包咸鱼。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