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问题是,当这些偶然、少数的案件发生在眼前的时候,法律保护不了张甜甜,那张甜甜该怎么办!
高思远抽出烟给自己点上,狠狠吸了一口,燃烧了三分之一的烟草,瞬间车内烟雾缭绕,有一点呛人,良久他才说道:
“我们办案只能够依照证据。”
高思远也给杨启明递了一根烟,杨启明直接摇了摇头拒绝,说自己暂时没有心情。
回到警/察局之后,高思远立刻开始投入了新一轮的侦查之中,虽然线索在鲍元正这儿断了,但并不代表这个案件就是没有任何线索。
因为这个案件其实背后是一个连环杀人案,只不过有太多让人费解的特征了。
首先所有的作案手法都相同,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雾化水银,让被害者吸入体内,并且会在3-5天后死亡。
而且这名凶手对于水银的用量把控特别精准,每一次的使用量都能够保证人恰好死亡,而且死亡不会提前发生。
就如同杜宏儒当初所说的一样,这才是真正让警/察最为头疼的杀人手法,没有任何的绚丽,也没有任何的惊险。
以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然后加上一点点的特殊手法杀人。
还能大大延迟警察收集证据的时间。七天,足以让绝大部分的证据被时间带走。
而且这种杀人手法甚至没有任何的技术门槛,理论上只要能够和鲍元正接触,都有可能是凶手。
另外一方面连环杀人案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所有的死者都是曾经进过看守所,但是最后又被无罪释放的刑事案件嫌疑人。
10年期间一共有4名侵犯犯嫌疑人,在检察院做出不起诉决定或者是法院判决无罪之后的一年之内死亡。
这也是高思远能够继续追查的主要线索。
因为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这类检察院不起诉或者是法院判决无罪的案件,法院文书都不会公布。按理说这些嫌疑人的资料,只有公、检、法体系内的人才能查阅。
也就是说,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很有可能是体系内的工作人员,再加上他整整10年都在上江市犯案,证明他应该也在系统内工作了10年以上。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侦查方向,但符合条件、上江城的相关工作人员起码有500个。
哪怕他高思远是神也不可能逐一的排查,还得继续缩小范围才行。
高思远先后接触了好几个自己认为犯罪可能性最大的嫌疑人,又找系统内的领导要了很多特殊的权限,可惜依旧一无所获。
因为这一起连环杀人案的犯罪动机实在太特殊了。一般认为连环杀人案都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者是满足自己某种特殊的心理。
但是这次的连环杀人案很明显是针对于这些逃脱了法律制裁后的犯罪者。
这种人又聪明又正义,而且还懂得伪装自己,在社会、生活的评价肯定相当不错,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档案一片清白,根本不会有人想到他会是凶手。
就在高思远忙得死去活来的时候,他发现最近一段时间杨启明似乎背着他在忙着什么,工作的时候一直心不在焉。
结果高思远发现杨启明偶尔会去和张甜甜见面。向张甜甜了解她的身体、生活情况,还在一直开导张甜甜要怎样积极的面对人生,她的人生并不会因为他人的犯罪而被摧毁。
当然高思远的主要目的是劝说张甜甜选择的堕//胎,但是张甜甜一直不同意。她在这段时间经历了自己身体变化之后,对腹中的孩子有了难以描述的感情。
杨启明也没有办法继续安慰张甜甜,因为他知道对这件事,每一个人的看法不同。
他只是一个局外人,永远不可能对被害者感同身受。
高思远和杨启明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继续努力,高思远依然在收集着案发现场的各种线索,比如说鲍元正的行动路线、鲍元正死前五天有什么社会来往等等。
高思远已经发现了鲍元正会定期去一些会所,购买特殊的服务,高思远开始从这方面进行调查。
他越调查越惊讶,因为有很多案件信息都与鲍元正和张甜甜的卷宗内容相同,比如鲍元正常去的会所、鲍元正喜欢什么样的女性、一般会选择在白天人少的时候去等等。
高思远越发笃定,杀害鲍元正的凶手应该曾经负责过鲍元正和张甜甜的侵犯案,起码和这个案件脱不开关系,看过整个案件的卷宗。
就在高思远对所有接触过鲍元正案件机关系统内的人进行一一排查的时候,杨启明也有了意外的收获。
因为杨启明一直在劝说张甜甜尽快堕胎,引起迎接新的生活。所以张甜甜对于杨启明的信任度也不断加深。
在一次聊天的过程之中,张甜甜偶然说道:“对啊,之前我去警局的时候,有人也曾经对我说过,只有把肚子中这个罪恶的生命给消灭掉,才有可能开始新的生活。”
罪恶的生命!
杨启明立刻意识到了不对劲,哪怕杨启明认为张甜甜身体内这个胎儿出生会给张甜甜的未来带来无数麻烦。
但杨启明也绝对不可能用罪恶的生命去形容这个尚未出世的孩子,因为孩子没有错,错的只有那个已经死亡的鲍元正。
警局内有人直接称呼胎儿为“罪恶的生命”,可以确定对方对于胎儿带有极大的恶意,他突然觉得会是成为整个案件的转折点。
一定是一个对于侵犯带有极大恶意的公/检/法人员做的!
于是杨启明便开始调查整个系统内所有员工的基本情况。
这起连环杀人案交给了高思远全权处理,高思远目前的确有调查整个上江市内,所有机关工作人员档案的权利。
杨启明又在给高思远打下手,自然借此便利。经过了一天排除,他得出了一个自己都不愿意相信的结论。
虽然高思远没有获得这个关键的信息,但他毕竟是个□□湖,他根据自己在系统的各种关系。
他又把死者生前四、五天的所有活动轨迹全部模拟出来,他的怀疑目标缩小也在不断缩小。
杨启明一直跟在高思远身边工作,他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高思远即将得出和自己一样的答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