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千万不能忘本。”
这句话是秦砚在《艺术之旅》对于华语电影老一辈工作者们的感谢之辞,此时展阳辉发在群里,每个人都感觉自己脸上火辣辣的。
学习班每个人成员心里都有些理想主义,当初才会冒着风险参加学习班。
这一刻,他们心中的火焰被再次点燃。
所有人都表示无论如何一定要让全国的人都知道秦导的付出!
整个学习班一共有30人,没有任何一个人中途退出。每个人都把自己记录的学习资料拿了出来,互通有无。
而且当初秦砚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的交流和学习,本来就有安排学习班定期聚会。
大家对于在灯塔国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心里本来就有一个大体的框架。
所有人开始根据更具当初的学习大纲,编纂、整理自己最擅长的部分。
每个人最后都交出了3万字左右的文字材料,还配备详细生动的图片、数个经典案例、以及视频操作资料。
当最后把这些材料汇总在一起的时候才发现,所有人最擅长的部分整合在一起,竟然如此的丰富与全面。
不考虑其他的收获,单单就是重新整理资料这个过程,就让30个人受益匪浅。
这些材料实在太多、太繁杂,如果仅凭“怪味豆”的论坛功能,根本没有办法储存和展示。
于是展阳辉又主动联系上了“怪味豆”的负责人,希望能够单独开出一个页面,宣传和共享这些学习资料。
展阳辉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没有和秦砚联系。他觉得这一点点的小事不用再去麻烦还在全球各地跑宣传的秦砚。
“怪味豆”的负责人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叫上服务器、网页程序员加班加点工作。
在《艺术之旅》播放的第5天,“怪味豆上”就正式推出了这个名为“第一届学习班学习成果分享”的单独网页。
网页上对整个学习班提交的材料进行了缜密的排布,总共有6大部分,30个篇章。
内容涉及电脑特效、拍摄特效、团队管理、道具制作、案例分析等等,基本囊括了国际前沿的特效产业知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一开始大家对于这些知识没有什么过多的认识,觉得这只是一个噱头罢了。
但是随着网上讨论这件事情的人越来越多,无数没有参加学习班的人站出来为这些学习材料进行解释和证明,他们才知道这样一份上百万字的资料到底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当初我没有报名啊!我实在太后悔了。”
“别的不说,但就机票、住宿、伙食就不止20万了,算上讲课费用50万我也愿意。”
“这样一份材料,直接卖给国内的公司,价格也足够惊人。我们公司就是靠3d制作起家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几个合伙人手中,和这份材料比起来什么都不是。”
……
就算这份材料,学习班所有成员没有任何的保留。但是根据材料自学和现场观摩的效率根本没有办法相提并论。
更何况材料中也说了,学习班的成员全程观摩了《地球要塞》的制作,但是根据保密协议,很多东西光魔公司不允许他们分享。
越来越的从业者开始呼吁“怪味豆”举行第二次学习班,无论价格多么昂贵他们都会报名。
有一些从业者比较现实,出国实在太困难。他们表示如果能让这30个人亲自和给他们上课,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如果光有学习班和“怪味豆”的自吹自雷,可能还没有办法让网民们彻底相信这些材料的珍贵。
结果资料公布的第二天,“怪味豆”再次发表公告:
“第一届学习班的材料很快便会编撰成书出版,将由平影大学出版社出版。”
其实这年头出版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有钱买版号。自费出版屡见不鲜,更重要的是平影出版社随后发布的公告:
“本次出版将使用‘21世纪大学教材’的出版版号,会立刻提交委员会审核。如果能够过审,将会成为平影的指定教材。”
从此刻起,这些材料不再是一群业内人士自发整理的民间资料,而是得到高校甚至有关部门认可的学习材料。
以这份资料的珍贵和详实,出版为教材并不困难。可第二天出版社便官方通告,而且言语极其自信,这背后自然是平城电影学院和李德天老师在推动。
虽然李德天老师口头上说着,他已经很少亲自做电影特效工作,但实际上他一直没有放弃过对于前言理论和技术的学习。
在他看到这些材料的时候,就意识到这些东西价值到底有多大,可以让国内特效行业销售多少的弯路,说一句“价值千金”丝毫不为过。
李德天老师也立刻联系到了“怪味豆”,表示自己手中有大量的项目基金,希望可以进行合作。
比如由特效工作者提到的学习讲座,完全可以由他李德天提供资金,“怪味豆”组织培训。
听到这个消息,不少学习班成员立刻表示:只要有任何需要他们的地方,讲课、工作、示范等等,他们都会义不容辞。
这些事情在网上讨论得沸反盈天,其实完全没有秦砚的参与,甚至很多计划也在秦砚的意料之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