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我太了解他了!我知道他绝不会善罢甘休,只是没有想到他来得这么快。”熊启说道。
“这个黑山是何许人?两次攻破彭城,和我有杀子之仇。我定要将他碎尸万段。”项燕咬着钢牙,问道。
熊启答道:“此人是韩国桐柏县人,十六岁从军,献马蹄铁,使秦军轻骑横扫匈奴铁骑,就是他手刃头曼单于。还有现在大家都在用的纸张,也是他做出来的,能做蒙恬和王贲的主将,绝对不可轻视。”
“桐柏县不就是子房兄的封地吗?有如此牛人领主却不知道,可惜了。”项燕对众宾客中一名身材魁梧,像貌英俊的青年说道。这个青年宾客正是旧韩贵族,申徒张良张子房。
“此事怪不得子房,南阳降秦时,黑山才十五岁,据说他家穷得吃不饱穿不暖。十六岁从军,现在也只不过二十出头。子房怎么会认识一个佣耕的穷人呢?”熊启说道。
众人一听秦军主将竟然如此年轻,无不感叹!也有几个大言不惭的马屁精,乘机恭维项燕一番,道:“如此乳臭未干的小孩,岂是武安君对手,武安君大破秦军指日可待。”
项燕十分冷静,他对军吏命令道:“加派斥候,探查秦军三路大军分哪三路,兵力多少?”
“诺!”报信军吏应声而去。
张良笑着说道:“良不才,却可大体猜出三路秦军。”
项燕听了,大喜,说道:“请子房不吝赐教!”
“陶郡原有十五万大军,加上李信败退的八万大军,共二十三万。必以黑山为将,起兵二十万南下。这是第一路大军。”张良说道。
“那另两路呢?”项燕问道。
“上次大战,秦军损失惨重,只有巴蜀两郡人口粮草未动,巴蜀沿江而下可直达郢寿。二路军必以舟师为主,主将必是蒙恬。”张良说道。
“为何是蒙恬而非王贲呢?”有个门客质疑地问。
“两年多前,王贲曾率军数万从南阳攻入郢陈,他熟悉郢陈的山川道路,所以第三路二十五万,主将非王贲莫属。”张良笑着答道。
数日后,又有义报传来,与张良所说分豪不差,众人皆服。
楚国大朝会上,秦军大举来攻的消息,犹如一盆凉水浇在楚国君臣的头上。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楚王望着满殿的文武官员,心情十分沉重,忧心重重地说道:“大楚自立国以来,已经近九百年了。历代君王励精图治,浴血奋战,吞并诸侯无数,春秋武王称王时已经是地最广,人口最多的诸侯国。然近百余年,中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大楚各大贵族封君忙于内斗。自悼王吴起变法以来,打了一百多年的败仗。现在强秦大兵压境,大家再不同心协力,亡国亡家就在眼前。”
堂下昭、屈、景三大贵族纷纷表态:“臣等愿同心协力,共抗强秦!”
楚王负刍缓缓从王座站起,走到项燕面前,深深一躬,说道:“武安君,这次秦军倾巢而出,不灭楚国誓不罢休。危难时刻,还的仰仗武安君。该如何御敌,全凭武安君一决!”
项燕受宠若惊,赶紧还礼,说道:“楚王知遇大恩,项燕万死难报。”
楚王说道:“只要能退敌,全国文武官员任武安君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