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李世民眉头一挑,掷地有声。
此刻,百官被两人的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他该不会想...让李世民退位吧?
想到这,所有人都紧张了起来,甚至有人准备李泰一开口就反驳他。
毕竟是当皇帝,怎么能这么干?
“那儿臣...”李泰的声音拉的老长,将百官的的胃口掉的老长。
李泰在百官面前,语速极快的说到:“儿臣想重订度量衡。”
“不可!”
“不...”
言官下意识的反对,但随即反应了过来,意识到了李泰说的什么之后,眉头顿时紧皱,悬着的心放了下去。
但随即有提了起来,重订度量衡?
为什么会提这个东西?
这又是什么新想法??
百官觉得自己脑子有点跟不上。
事实上,不仅百官跟不上,李世民也没跟上。
李世民紧盯着李泰的脸,看见了一丝戏虐,和三分认真。
一时间不知道李泰说的是真还是假。便开口问道。
“为何要重订度量衡?”
“先前军器监,儿臣言此地太过简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儿臣猛然警觉,偌大一个军器监竟然连尺子都没有。”
李泰缓缓的说到。
本来他是想画图的,但发现军器监竟然没有一把尺子,这才换了马蹄直接印上去。
“这与度量衡有何关系??”李世民皱着眉头,怎么难以将两件事给联系起来。
李泰微笑着,缓缓的开口道:“
有些事光凭纸上谈兵是不行的,而工匠则靠的是眼力。
多少寸,多少尺,多少斤两,全凭眼力。
十年出师,若是有一把尺子,是否可以一个月便出师?
如此工匠是否更多呢?”
李世民还没回答,兵部尚书李靖便笑着回答。
“熟练工匠心中皆有一把尺子,制作绝不会差一丝半毫。
唯有新手,会随身携有尺绳,用来度量。
不过殿下所言,具体如何,臣也不知道。”
尺子这东西李泰当然知道,只不过他要说的并不是这个,而是借着这个尺子的问题,延伸进制问题。
唐代以前钱有铢,累等非十进制的货币单位,后面改成了钱,分,厘。
但很多都没改,比如大小二制,一尺二寸为大尺,三小斗为大斗,三小两为一大两,同时十六两又为一斤。
李泰点了点头道。
“本王所言的不是工具,而是那繁杂混乱的大小二制,本王其实是想该那度量衡,逢十进一。”
“这...”李靖思考了一会,目光求助的看向了李世民。
“这,自古以来便是如此使用,真觉得并无不妥”李世民也很不解。
“父皇,儿臣有一个题,羊肉一斤五十文,若是砍只剩下最后一点,称的羊肉一斤二大两二小两,那这么点肉应该卖多少钱?”
啊...这...
百官开始思考起来。
十六进制混合三进制,这真是有点难度,更重要的根本除不尽。
用起来相当的麻烦,心算得算个半天,即不方便也及不好用,太混乱了。
等了几秒钟,李泰开口道:“儿臣指的简陋并不是工具,而是这度量衡。
一斤十六两,三小两为一大两。
可谓是难算至极,若是和钱币一样改为逢十进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