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声咳嗽,打断了众臣的思考:“众爱卿,若有意见请尽情发言。”
魏征率先发言到:“臣以为教授统计给文武百官,在朝廷可以在六部设立一个下部,在各府道可以同样设立。
各个府道的统计数据定时上交给朝廷,朝廷经过核实在根据数据进行分析。
便可以得出国策的利弊,人才的贤庸。”
在每个地方都设立统计局,将数据交到长安,核实之后在交给李世民,即使是现在也是差不多的食用方法。
众人都点了点头。
但褚遂良立马了出来反驳到。
“此举看似美好,但是每个地方的都设,此举十分耗费国力,这是其一。
其二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物产粮产等等皆有不同,如何有一个标准呢?
除此外,再加上那地方官员的为人处世,办事风格解释皆有不同,光凭借数据来评判这未免太过无情。”
一个小小的统计图看似对地方的影响没什么,不过是统计一下数据考核一下官员。
但实际上并不是。
想想看,就算是要造反,那就需要囤积大量的钱粮盐铁,兵马武器。
一旦囤积大量的钱粮盐铁,和马匹那本地的物资价格很快就会上涨。
同时大量的征兵,会丧失大量的农民,这些人口得让它会莫名其妙的消失,田地,税收,一系列的全都会受到影响。
如果数据都被掌握的死死的,统计图就会忠实的记录下这一切的变化。
这意味着那岂不是还没来得及造反,自己的实力就已经全都暴露。
没有谁希望自己的实力被摆在李世民的眼前,吏部有一套自己的升迁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
而统计部一出来就明显影响到了吏部的权力,两者结合起来褚遂良自然是反对的。
众人想明白了著遂良的原因,不过褚遂良话里话外虽然都在拒绝,但是却很有道理。
大唐国土面积很大,设立多少是个问题,施展的形式,费用等等都是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