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大明文魁 > 九百二十一章 凤凰不与寒鸦为伍

九百二十一章 凤凰不与寒鸦为伍(3 / 4)

而陈经邦,下一步不是拜礼部尚书,就是直接入阁大拜的。因为吏部尚书不能入阁,所以能以吏部左侍郎入阁的,将来在阁内无一不是能量巨大,前途无量。

如申时行,张四维都曾任过吏部侍郎,最终入阁。

这样炙手可热的人物,连李子华也要巴结的。

“开中门,随本督迎旨!”

李子华当下率领百官出了县衙大门,直接来到官员下轿下马处相候。

众官员心底大骂,无耻。

官员迎来送往的礼仪,都是送到衙门口就可以了,但是你直接到人家下马处相迎,那就是巴结了。

你李子华也是堂堂正二品大员,官位还在人家之上,干出这样的事情来,好意思吗?

但是李子华还真好意思!

平日李子华待下都是不苟言笑,容甚威严,但到了陈经邦下轿时,一下子完成了从上官到下僚的自由切

猴子爬山嘛,向下的都是屁股,向上的都是笑脸。

李子华的神情,有些拘谨,腰也不再挺的笔直。

就算碰到了其他侍郎,李子华也不必如此,但唯独吏部,都察院,这两处的地方,再小的官员,也要当作大爷一样供着。

吏部文选司郎中,不过正五品,但在吏部值房里见外官时,官当的多大,都是小吏,人家叫你等多久就要等多久。

见了陈经邦,李子华很恭敬,话语殷切。但陈经邦则是淡淡的开口道:“一会再行叙话,还是先宣旨才是。”

但大家听得明白,其实二人也没什么交情。

陈经邦一直在翰林院,李子华则是从外官一步一步升迁上来的,两边没什么交集。

不过仅此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毕竟大家连攀交情的资格也没有。

众人迎着陈经邦入内,当下陈经邦拿出圣旨,众官员们皆是叩拜。

李子华探听口风,知是归德府知府任命之事,想到之前听说,自己亲信的任命,就差吏部过章,于是心底是十拿九稳。

同时又心想,若当着林延潮的面,宣布知府人选,他不是要气死过去。

陈经邦左右看了一眼,然后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归德府同知府事,林延潮…………”

众官员都是一惊,但是又不敢抬头。

“……升任归德府知府……责成贾鲁河疏通之事……”

陈经邦读毕,满堂皆静。

他看向众官员中林延潮,也不用别人介绍,即大步走到他面前,笑着道:“林同知接旨吧。”

“臣林延潮叩谢圣恩。”

林延潮叩拜后,起身从陈经邦手里接过圣旨。

其他官员们升官后,多少都有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但林延潮却是神色平静。

而众官员此刻气都有些喘不匀了。

林延潮看向陈经邦,不卑不亢地道:“有劳天官来此宣读圣旨,让你跑这么一趟,耽误了回乡省亲的日子,都不知如何道谢才是。”

同样是官员,李子华在陈经邦面前犹如小吏,但林延潮却是平等待之。

换了旁人被宣布任命,又是面对吏部侍郎这样的大员,还不得三跪五叩后再起身说话啊。

但林延潮没有,与陈经邦说话如常,而且还带一点叙旧的味道。

众官员这才想起来,林延潮是翰林出身,陈经邦也是。

这点有人心底也想到,但具体交情深到如何,大家谁清楚。衙门大了去,你也不一定人人都熟啊。

但见到堂堂吏部侍郎,能专程来一趟来宣旨,大家就都明白了。

当初付知远任命时,河南巡抚杨一魁以及河南一省官员齐至。

但林延潮升任时,吏部侍郎亲自跑这一趟。

连付知远都比下去了,杀了马玉后,荣升知府,官升正四品,吏部侍郎亲自道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