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大明文魁 > 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变局

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变局(3 / 7)

林延潮若不愿变法,可以站队太子,但若要握住权柄就必须顺从天子的意思。

众人离去后。

万历二十九年初,朝廷出了一件大事,工部都给事中王德完弹劾次辅林延潮。

果真如林延潮意料的那样,官员们将矛头对准了自己。

王德完说了几件事。

一件事是乾清宫重建后,天子自搬回此宫以后与皇后没有同住此宫,反而与郑贵妃日日住在启祥宫中。

皇后不仅一人独居乾清宫里,而且膳食服御都是减半,皇后因此抑郁成疾。

天子如此薄待皇后,首臣林延潮却不知规劝。

另一事,王德完言朝廷三大征用了近千万两白银,然后今皇太子及诸皇子册封、冠婚至今已用了九百多万两,冗费如此。林延潮在阁辅政,不知规劝,反而一意纵容天子。

其三事,林延潮为相虽有救时之名,然而刚愎自用,不能容人,如兵部尚书石星,文渊阁大学士沈一贯先后与之不和而去。

林延潮看了奏章简直无语,天子和皇后不住一起,关自己什么事,自己还能管皇帝家事。

至于给钱皇帝,他也无可奈何。要变法就必须皇帝支持,要支持就要给钱。张居正不还拿了五百万两交好李太后。

最后不能容人倒是真的。

林延潮记得这几点都是官员们当年批评张居正的,现在用到自己身上了。

但他知道王德完此疏一上,朝野上下骂声一片,但也有不少官员赞成。

眼下国事已有好转,虽不掩己救时之功,然大权独揽,令官员们想起当年张居正专政之患。

御史弹劾,按惯例即便林延潮身为宰相也要上疏辞官引避。

而这时候邹元标,赵南星,顾宪成于东林书院发声,请林延潮请天子废除矿税,以为规劝天子之用。

三君子虽没有直言林延潮不是,但在王德完弹劾林延潮后发声,其用意耐人寻味。

而这时沈鲤正好从归德抵至京师。

张居正为首辅时,为天子选了六位日讲官,当时分别是丁士美,何洛文、陈经邦、许国、申时行,王家屏。其中申时行是六位日讲官资历最浅的。

而沈鲤呢?

在天子为太子时,就作为潜邸讲官。

潜邸讲官与登基后讲官是大大不一样的。

因此连申时行的资历远不如沈鲤。

申时行为首辅时候,在六部尚书中唯独沈鲤是唯敢与申时行对着干的。当时众官员都以为沈鲤要入阁,但实际上却被申时行压了五年,最后告老还乡。

现在朱赓尚在路上,沈鲤负天下之望入阁,又当林延潮被王德完弹劾之时。

林延潮上疏天子请辞相位,天子不允并重责王德完,林延潮又上疏称病。

此事一出,朝野上下舆论纷纷。

沈鲤入阁之后一人主持大局,发现举步维艰,各部衙门不先往文渊阁奏事,却至林府私邸禀告林延潮后方才上奏。

沈鲤如此在阁一个月后,无可奈何不得不亲自林延潮府上。

沈鲤步入相府之中,却见‘病中’的林延潮正在池水观鱼。

他进京前,常听人说林延潮常于府中竹林池边与部阁大臣商议朝政,闲言之间即断军国大事。

但见林延潮头戴儒巾,身着襴衫,平静地于池边观鱼有等说不出的风流与从容,竹林鱼池儒生宰相,好似一副写意的山水画。

“东阁大学士沈鲤见过次辅!”沈鲤躬身行礼。

林延潮转过身来笑道:“不知沈公驾到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不敢当,这一次沈某从入阁,多有仰仗次服提携,来京之后未来得及登门道谢,实在是罪过。”

林延潮淡淡地笑着道:“沈公入阁乃金瓯覆名,林某岂敢当一个谢字,沈公请坐!”

二人于池边石凳上坐下,但见池边无数锦鲤游而复还,激起一阵阵涟漪。

林延潮看了一眼沈鲤,过去自己曾是他的属下,而今二人已平起平坐,甚至高他一头。

“此鱼养了一冬,如今转暖,这才放进池中,实不如去年活泼灵动。”

沈鲤心道,林延潮此言是在讽刺自己吗?

林延潮指着这池中道:“当年王太仓时为首辅亲至吾府。也是在此池边请本辅出山平定朝鲜,而今却是本辅与沈公坐而论道了,沈公,你看这池里之鱼与江海之鱼有何不同?”

沈鲤想了想道:“似食禄与食不俸之别。”

林延潮笑道:“食俸者却失去江海之辽阔,不食俸者却难以有一餐温饱,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沈公如何选?”

“孟子有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若次辅有意,沈某愿与次辅一并上奏天子废除矿税。”沈鲤正色道。

林延潮道:“当年我曾答允吕公,吾入阁五年之内废除矿税,敢问沈公这五年之期到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