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乒乓人生 > 第435章 我们坐在高高的天花板上

第435章 我们坐在高高的天花板上(3 / 4)

王超的表情也淡然,只是后撤半步,横移一步,将这个球再度正手拉了个弧圈过去。

弧度很小,近乎于直线,球速飞快,这个球落在绝大多数职业选手眼里,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前冲力度大,旋转力度小,所以弧度才小,球速才快。

而更强一些的职业选手则会看出更细致一点的内容:王超动作的最后有一个球拍横向位移的小动作,所以这球其实带右侧旋,再考虑到它轨迹太直,那么右侧旋的强度恐怕还要大于上旋。

如果罗九只是简单的把它当弱上旋球处理,那么极有可能会吃一个右侧旋。

这就属于招内藏招。

但罗九的应对既非化解旋转,也非退台化解力度,他迎着这颗球,半步不退,直接“啪”的一声,反手硬弹。

许多人又在这一刻发出了低低的惊呼声,因为他们再度觉得不合理。

明明是个带旋转的球,你直接弹击?

这是要用球拍的倾角来化解小球上的旋转吗?

但很快他们就知道不是。

因为罗九这个反手弹击不但非常快,而且非常极限,居然直接把球弹到了王超正手位球台的底线大角度,落点几乎就在那个角落的尖尖上。

这绝不是吃了旋转能呈现出来的状态。

这也不应该是运气。

这只能是罗九精确的控制住了球的落点。

但是这球明明很转,明明生胶颗粒不吃摩擦,罗九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他们想不通。

王超和罗九却依然淡然,就好像这接连两板不合理的球都是理所当然。

王超横移,退步,正手狠狠拉球。

罗九同样横移,退步,正手狠狠拉球。

这一次没有问题,双方直接进入了正手弧圈球相持阶段。

但接下来却并不是大家意料之中的退台多回合相持。

王超直接伸手一捅,一个突兀的侧切。

罗九仿佛早有预料,上前一步,手臂挥出去,正手快带,小球弹起来,刚好被球拍裹挟着飞了出去,就像是王超侧切施加给小球的自转与空中拐弯都不存在一样,他依然异常精确的抓住了小球该在的空间位置。

然后王超一板台内正手抢攻。

罗九正手对拉。

王超手臂探出去,仿佛要击球,然而球拍并未触球,反倒是随着球飞行的方向往后缩了缩,硬是让球在这间不容发的瞬间多飞了一段,才再度发力猛攻。

罗九这一次选择退了两步。

这是他迄今为止退得最远的一次。

他一声低吼,正手狠狠挥出,这个球直接爆冲,从他的发力姿势来看,至少也用了八成以上的力。

王超也退了两步,正手挥出去,随后整个身子都跟着翻转过来,带动小球在半空中硬是飞了足有半米的距离,才脱手而出,最后关头,球拍有着一个极其明显的横向位移。

这赫然是一个原汁原味的大蟒翻身。

罗九咬着牙,上前一步,不再对拉,而是球拍横在胸口,用力往外推,想要把这个球推回去。

他几乎就推回去了。

但这个球上附加的旋转依然超过了他的预估,最终沿着一条几乎平行的线往回飞,飞过球网,一直飞到球台最远端的边缘处落下,就差一点就擦上了边。

1:0,王超拿下第一分。

观众们掌声雷动。

他们其实没太看懂这个球中间的很多变化,但是他们感觉得到那种隐隐流动的剑拔弩张的气氛,他们知道那些他们没看懂的细节里一定隐藏着很惊人的东西,只是现在人在现场,无法解惑,只能事后去看华乒秦华昌教练的解说录像了。

“希望带字幕的版本早点出来。”很多球迷都是这样的念头。

而球场上,师兄弟俩在这一刻视线有一个明显的交错。

比赛场上,理论上并不建议比赛双方有任何信息交流,因为这不但影响比赛的公平性,还会造成选手的心态波动。

但这一刻两人却都很平静,无论是赢球的王超,还是输球的罗九,都微微带着笑意,不约而同的一起对对方点了点头。

如同致敬。

只是第一个球,输赢其实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已经看到了对方表现出来的东西。

关于王超的短下旋发球为什么能够被直接挑打,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那其实并不是一个短下旋。

王超对超导体这块球拍的研究此时已经登堂入室,前天他击败拜耳时就曾经发过一个假动作的短下旋,成功的欺骗了拜耳,而如今他只是想再试试罗九的眼力。

事实证明罗九不是拜耳,他一眼就看穿了这个短下旋其实只有短,并没有下旋。

他完全可以暴挑,但他担心王超有后招,所以选择轻挑。

随后王超主动拉正手弧圈,末尾处球拍有一个小小的横向位移,这看上去如同大蟒翻身的简化版,而事实上,罗九在打林梓君的时候也用过这一招。

但这依然是假动作,实际上这个球并没有任何旋转。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