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点了点头,问道:
“何为应争之时?”
老子道:“道途受阻之时。”
李玄又问:“那咱们修道难道只是为了寻觅真我吗?”
老子道:“你亦着相了,道法自然,结果自是真我,然道有始无终,贫道亦是未能求得真我。
徒儿,修道之路,莫要太重结果;
须知因果乃是先有因,才有果;
故道途比道果更重要,有善因,才能结成善果。”
老子的话令李玄醍醐灌顶,他恭敬的问出了自己最后的一个疑惑:“老师,若是求道时遇上无法战胜的阻碍应当如何做?”
老子这次并未马上解答,而是盯着李玄看了一会儿,道:“大道至公,不存无法度过之阻,你认为无法战胜,不过是你之境界不足罢了。
徒儿,勿要好高骛远,须得脚踏实地,除《清净无为经》外,《阴阳道函》和《太清丹书》亦要好生研习。”
李玄低声应了声“是”。
这次解惑,让李玄因为红云陨落之事产生的困惑迎刃而解。
这就是拜了一位圣人老师的好处。
当然,这位圣人还得是老子这般道法扎实的人,若是西方二圣,恐怕只能说一句:此生不行,还有来世……
玩笑,玩笑!
再如何因为宏愿成圣,那也是受到天道承认的圣人,对道的领悟肯定不是他这种三脚猫能评判的。
于是,李玄跟着太清一起重新闭上了眼,嘴里静诵着《清净无为经》。
许久之后,李玄感受到自己对无为的领悟似乎又上扬了一点。
他又将《阴阳道函》掏了出来。
第一次没有经验,老子直接为他灌了顶,但正如老子所说,修道是找寻真我,他也不能一直靠着灌顶修行。
唉,既然是成熟的道了,怎么还得自己去学呢!
有了基础,即便《阴阳道函》比起《清静无为经》更加晦涩难懂,李玄也勉强看了进去。
至少不是互相都不认识的状态。
若说《清静无为经》是人教的核心思想,是做人行事之道,那《阴阳道函》就是正儿八经的神通道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