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皇子妃奋斗史 > 第101章

第101章(2 / 3)

济王幸灾乐祸,又连连下令宫中暗探,仔细探听皇帝和太后的反应,报于他知。

除了幸灾乐祸以后,他立即叫停西进的大军,和桢泉军十分默契停战,双方不进反退,将战场腾出来,准备在后方观战。

对此,储竺却有不同见解:“殿下,齐王说一千道一万,都是为了夺取天下而来。此人极善军事,若留之,他日必成心腹大患啊!”

“殿下,大敌当前,我们可与朝廷暂摒前嫌,先携手将逆王歼杀,日后再作打算。”

储竺连日苦劝济王出手,和朝廷一起歼灭魏景。杨舒对此,意见却截然相反。

“储先生此言差矣,我方大敌,乃朝廷乃皇帝。大敌之大敌,即便非友,于我等亦有益无害也。”

杨舒神色肃然,拱手道:“殿下,两虎相争,两者俱伤,坐山观虎斗,有大利于我等。”

自开战以来,杨舒屡献良策,愈发得济王看重,如今地位已仅次储竺之下,二人也是明争暗斗。储竺见杨舒一张嘴,就将他的建议反驳得彻彻底底,大怒。

“杨舒,你怕是有私心吧?”

储竺冷哼:“杨舒,你表妹是齐王妃。我听闻,这齐王极爱重王妃,哼哼,想来你也不止一个去处。”

这质疑得明明白白,奇耻大辱,杨舒玉白般的面庞怒而涨红,“储竺!你敢胡言乱语污蔑与我?!”

他倏地转向济王:“殿下,昔日杨某落魄,得殿下青眼,知遇之恩,肝脑涂地难以报也。齐王妃是杨某姨表妹不假,只是杨某再未与她联络,对殿下更无半点异心!”

一段话掷地有声,储竺冷哼正要驳斥,却见济王已站起,亲自扶起杨舒:“子明之忠,我从不疑也。”

他又看向储竺:“储先生,此等话语,日后再不可说。”

济王想了想,道:“两位之言,俱出自肺腑,孤之心甚慰。只是,孤略想了想,还是觉得稳坐观战更合适一些。”

造反到了今时今日,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不管魏景死没死,济王的策略是不会变的。他考虑过后,维持原来坐山观战之策,温言安抚了储竺几句,命诸人散去不提。

储竺愤愤瞪了杨舒一眼,大步离去。

入得自己的房舍,他愤怒的表情却敛起,眉心紧蹙。

主子给的任务没能完成,本来他见济王的表情已有些许松动了,都怪那个该死的杨舒!

但木已成舟,他不得不尽快将任务失败的消息传回去。

……

荆州,郦陵。

“杨舒阻止,储竺劝说失败,济王束手旁观!”

安王看罢密报,脸色沉沉。

济王鲁莽骄横,又信重储竺,本来煽动一下不是没有机会的,可惜还是失败了。

对此,卫诩却没多少惊诧:“此事本不易。”

事不关己,济王何苦掺和进去?一场大战,不管是否能歼杀魏景,朝廷必定损兵折将,坐收渔翁之利不好么?

只要济王还没蠢笨到家,就不会掺一脚,此事成功率本来就小,也没什么好嗟叹的。

安王扔下信报:“好端端的,这齐王怎就广发檄文布告天下了?”

这么及时,让最佳围剿计划流产。

“莫不是走漏了消息?”

他疑,洛京人多眼杂,也不是没这个可能。抑或,是北军收缩兵力让魏景察觉了异常?

若是后者,魏景心智之过人,让安王忌惮更添几分。

“皇帝诏书这两日就发,你准备率多少兵马出征?”

围剿齐王,安王也是主力之一,前几日,就已接到皇帝密信让他做准畚。

安王抿唇:“诸关隘城池,除必要守军,余者尽出!”

和皇帝一样,剿杀魏景,才安王眼下最看重之事。不管内里有多少小心思,如今悉数敛起,先杀死魏景再说。

卫诩心算了算:“那就约十八万将士。”

如今安王麾下,本有近四十万将士。可惜先前平阳一战,折了近九万。荆州地域宽广,这各处守兵得留约十万。这样的话,正召集的兵卒约十八至二十万。

安王眸色暗沉:“传令,即刻备战!”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