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忠诚?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忠诚?(3 / 3)

“因为这世上,唯有你最懂我所思。”朱标缓缓道,“但你若连一纸文字都不能为我写下,那从今日起,你也不必再入太子府一步。”

良久沉默,沈吴终是颤声答应:“臣愿为太子命笔。”

朱瀚站于门外暗廊,目光穿透帘幕,嘴角微微一勾。

“系统,记录??沈吴命运路径已定,忠诚度升至七成,是否追加诱因?”

【叮,可追加‘士名册?清议版’副本,投予吴,可助其名留士林,忠诚度有概率达成九成以上。是否投入?】

“投入。”

当夜,《太子明志书》传遍士林,落笔沉稳,文采斐然。其内直陈太子之志非在权势,而在护正气,存人心,愿与天下士子共扶王道清议。

士林震动。

而太子府后堂,朱标捧着书稿,缓缓阖目:“好一句“愿托志太子,而不托人言。他,值得再赌一次。”

朱瀚抿茶一口,笑道:“愿赌者,须成器。”

朱标坐在书桌旁,手中执笔,眼神深邃,似乎在思考着某个重大的决定。

书房里静悄悄的,只有笔尖在宣纸上划过的沙沙声。

“太子,沈昊的《太子明志书》已于昨日流传至各大书院,士林之中震动不小。”

魏良才低声禀报,“许多士子纷纷表示愿意辅佐太子,尤其是自书院归来的诸生,竟自称为'太子门下”。”

朱标点了点头,眼神微动:“很好,士林的风向,终于向我靠拢。但这只是开始,沈昊的名字虽已成风,但真正的力量,还在于如何利用这些名士。”

“太子有何打算?”魏良才小心问道。

朱标抬起眼,望着窗外的竹影摇曳,嘴角浮起一抹淡淡的笑意:“沈吴此人,极有才情,却又心思复杂。我要通过他,让那些真正的对手现出真容。”

魏良才微微一震,心中暗叹太子的深谋远虑。

如今,太子的每一步棋,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布局,而是引导着整个朝廷与士林的风向。

“传令下去,准备明日‘文士朝议”之事。既然沈等人敢自称“太子门下,那就让他们在朝堂之上见识一番。”

魏良才立即躬身:“是,殿下。”

第二日,京城内外都为之震动。

太子府突然宣布将举行一场“文士朝议”,邀请各大书院的名士及文官参与。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士林,几乎所有书院的学子都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前往太子府。

沈昊、陆谨、刘寅三位才子,也早早收到了太子的邀请,心中各有心思。

沈吴作为当日的主笔之一,他虽然表面上表示忠诚,却难掩内心的动摇。

而陆谨与刘寅,早已各怀心机,悄然观察着太子的一举一动。

当日,文士朝议如期举行。

太子朱标身穿一袭青色龙袍,端坐于太子府的正堂之上,周围是三百文士,座无虚席。

台下的士子们神情肃穆,尽皆是以尊重太子为荣,然而心底却充满了各自的算计与忌惮。

“各位贤士,今日召集你们入府,是要商讨国事。你们皆是大明朝之栋梁,心中定有能为国为民的良策。”

朱标开口,语气平和而威严,“太子之位,虽由父皇所授,但若无贤士辅佐,便无法为国家立下大业。”

台下顿时安静了,所有人都在细细聆听,朱标的一句话似乎在一瞬间敲响了某种警钟。

沈昊微微一沉,起身道:“太子之言甚是。然世间事,非一人之力能成,岂能忘了群臣辅佐?”

朱标眯了眯眼,轻轻一笑:“沈兄所言极是,群臣之力不可或缺,但群臣之忠诚,亦须得到考验。”

“忠诚?”沈昊眉头微挑,“太子这是在暗示什么?”

朱标顿时收敛了笑意,目光如电,扫过台下所有文士:“忠诚者,必有真心。若心存异志,便是祸国殃民之患。’

陆谨与刘寅亦未曾开口,他们各自暗中打量着朱标,心中有了些许猜测。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