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知道消息,到现在购买完粮草,组织车队往大同那边运粮。
前前后后一共也就用了两天时间。
尽管萧禾的那点粮食,对于整个大同府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也就够他自己赚点银子。
但是朱元璋真正关心的并不是这个,而是为什么萧禾的反应如此快速?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没有朝廷上这么多官员,也不能享受那许许多多,只有朝廷才能享受的便利。
可是他做事的速度,却比那些朝廷官员要快的多。
如果当初大同旱灾爆发的时候,朝廷能够反应如此迅速,立刻做好救灾工作。
朱瀚也不至于冒着天下大不讳,把大同府那边的粮价订到如此高的程度。
以前朱瀚总说,商人们的行动力,是这个世界上最快的。
当时朱元璋还颇不以为然。
再怎么样,也不过就是一群投机取巧的商人罢了。
可是经过这次的事情之后,老朱是真的深刻的意识到了,商人的身上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力量。
如果朝廷之中的大臣,能有萧禾这家伙一半,朱元璋都觉得自己需要做的事,绝对能少上许多。
现在的火车,还无法抵达燕京。
可即便如此,这一路上也要花费整整两天的时间。
这两天时间内,朱元璋跟马皇后没掏钱吃过一顿饭,全都是萧禾请客。
对此,老朱也是半点不在意。有饭就吃有酒就喝,丝毫没有吃人家最短拿人家手短的心理负担。
萧禾这家伙这些年走南闯北,也是个见识广博的家伙。
尽管受限于身份原因,他知道的很多事,其实基本都是道听途说。
但是老朱知道啊,有些东西实在看不过了,也不免开口点拨两句。
每每到了这个时候,萧禾都是一副无比震惊的模样:“原来是这么回事么?多谢老哥哥指点,否则的话小弟还被蒙在鼓里呢。”
就这样,一直到下了火车,萧禾向朱元璋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