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朝廷那边却出了事。
宋濂和朱瀚两个人的奏折送到应天府的时候,朱元璋在御书房里看到他们二人已经在江南开始修建堤坝。
朱元璋非常的满意。
可在上朝之时,居然有人开始弹劾朱瀚。
“陛下,英王如今与太子两人,都在江南修建堤坝,这是没有上报朝廷也就算了。”
“即便是拿着圣旨,现在那正在量的事情也没有料理清楚,王爷这要真的是在江南,想要对陛下不利,那可真是件难事。”
“还听说王也和那沈万三两人关系匪浅。”
朱元璋本不想听这些朝臣的闲言碎语,但听到他们对朱瀚的弹劾,朱元璋的脸色非常的难看。
“你们说这些话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朝中之事管理不好,每日盯着英王和太子两人弹劾,完全是一群酒囊饭袋。”
朱元璋对朱标。一向都看重尤加与朱瀚更是出生入死的亲兄弟,不管朝中的人多么的看不见朱瀚的贡献。
他却全部都清楚。
朱瀚做的每件事情都是为了大明江山,朱元璋绝不会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就对朱瀚有恶意。
朱元璋的一席话,让朝堂上的众人都哑口无言。
朝中官员见此情形,便都纷纷的上书。
朱瀚和朱标两个人,现在为朝中之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朱瀚好好的嘉奖一番。
看到这样的奏折,朱元璋心里才非常满意。
朱瀚的地位与朱标两人,随时随地地便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应天府的百姓对两人的事迹,更是称赞了起来。
“王爷和太子两人去了江南治理水患,这可是现在难逢的机会。”
“可见王爷和太子,为了大明江山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别人就算是在说什么,也根本不可能改变他们的位置。”
“这才是真正能够为百姓着想的朝廷官员,而不是日日盯着别人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