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
受苦受难的不止杰哥一人。
实际上,李少杰看不到的地方,自己的老师,弗雷德里克,也在用心的研读着中国的艺术,诗歌,民间文化。
相比于杰哥
弗雷德里克才是真踏马的麻了。
想要表达真正的华夏文化,自然不能是随随便便的来个“图兰朵”的鬼东西了。
还好,中国话弗雷德里克也是学过的,只不过说的太费劲,并且不标准,所以,和李少杰交流也一直用德语。
毕竟,心爱的好徒弟德语说的那么流畅,傻子才用中文。
然后傻子就变成自己了。
一个音乐家,想要初步创作包含了一个民族特质与内容的音乐
都是先奔着诗歌去的。
于是,《唐诗三百首》就摆在了弗雷德里克的桌子上。
人傻了。
《唐诗》反正是让弗雷德里克差点直接“躺尸”。
要知道,古诗这个玩意,和弗雷德里克学来的现代中国话,可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郎昂猿声滴不足”
“cin舟已锅万葱三”
老头费力的研究着古诗。
一开始,是真的气的急的差点给桌子砸了。
毕竟,这样的古诗,入门级,就有三百首
老头再不懂,也知道,这后面还有宋词元曲等着自己鼓捣呢
自然会有些爆炸。
只不过,当开始研究进去以后,推开了门以后。
另一个世界的美景显露在眼前,是那么与众不同,是令人如此的痴迷。
弗雷德里克反而安静下来了。
费劲的解读一句,然后慢慢朗诵,回味意思,一点点的感受。
与德国诗歌,有着不同的格律与韵味。
但却都是那么迷人。
果然,诗歌这玩意,翻译出来后才是最傻的。
真想品味诗歌的美妙,还是要用原本的语言。
时间,就这么慢慢的过去了。
毕竟,很多事情,还是需要很多程序来做的。
随着时日的逼近,李少杰便也准备继续展开工作。
这天,起了一个大早,李少杰便赶往了深圳。
到了深圳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
刚下飞机,便看到了一个看上去三十多岁的精干男子,举着一个牌子。
写着“李先生”三个字。
讲真,不知道的甚至以为这人是把某个面馆的招牌给摘了。
李少杰乐呵呵的走了过去。
“蒋宁?”
“李先生,您来了!!”
蒋宁赶紧将李少杰请上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