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百万调音师:我只好亲自上台了! > 第429章 杰:我打我自己。(求订阅~月票!)

第429章 杰:我打我自己。(求订阅~月票!)(3 / 5)

赫然写着。

《史诗中国》-——李少杰。

“?”

转出来以后。

看到上面作曲者明晃晃的标注着“李少杰”的名字。

陈教授差点没绷住。

啊,是你啊乖徒弟。

那就没事儿了

“啧啧,果然不愧是我弟子,真强啊。”

陈教授心情大悦。

后继有人啊!

前段时间李少杰玩白事儿摇滚的时候,陈教授无语之中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的。

虽然艺术程度,创作实力确实有了新突破,而且从专业角度来说,方向其实也没什么问题,但这突破的感觉多少会让人感到奇怪。

自己这徒弟

不会从此以后就换了画风吧!!

但今天,这些担忧消失不见。

嘿嘿一笑。

陈教授拿出手机。

分享到朋友圈。

【宝贝徒弟李少杰的新作-——《史诗中国》!】

【不太懂音乐,希望各路大佬点评一下。】

满满登登。

全是凡尔赛。

没有一滴谦虚。

很快,朋友圈就有人回复了。

回复者的头像与网名,也多少都带点老年味。

上善若水:【大拇指.jpg,少杰棒!!】

细品岁月:【非常不错的作品。】

这味儿就对了。

陈教授得意的看了一眼朋友圈。

自从玩会了这玩意以后,生活的乐趣都多了很多呢。

秀徒弟的时候就不用指望着聚会喝茶酒局了,直接朋友圈上嘴脸就完事儿!

将视频收藏。

继续刷b站。

点击看上去比较感兴趣的“下一个视频”,慢慢浏览着。

推送的内容多少有些离谱。

除了一些番剧,摇滚外。

最多的,自然就是类似于传统文化,音乐理论等等的视频。

陈教授蓦然发现,这种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喜欢的平台,也可以很适合做一些知识内容啊!

只不过。

知识板块里鱼龙混杂。

陈教授倒是也发现了不少忽悠人,或者传播伪知识的作品。

比如聊音乐理念,表面上很忽悠人很学术,但实际上秉持的歪理邪说无非就是“我感觉”,没有任何音乐知识基础支撑。

比如

嘻哈音乐是否能被称为艺术这种争议话题。

翻来覆去,绕的都不过是“嘻哈圈子乱所以嘻哈=屎”这种强盗逻辑。

到了陈教授这种层次,看待事情的眼光就很通透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