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百万调音师:我只好亲自上台了! > 第471章 演奏者和观众比谁先猝死。(求订阅

第471章 演奏者和观众比谁先猝死。(求订阅(5 / 5)

有时候,站出来的架势必须要强势起来。

当然,认真准备音乐会才是本质,加倍练琴是必然的。

演奏家的世界很真实,你不能拉垮一次。

可能,大家都记得你弹了一场很好的音乐会,或者是封神的场景。

可是,一旦你状态拉垮,整出了一次巨大的翻车现场。

那么以后,提起你这个演奏家,所有人记住的都是你弹的不好的那一场。

这就是血淋淋的事实。

上限有时候可遇不可求,但下限却是一名演奏家真实实力的真实写照。

钢琴,或者说乐器演奏这个东西,也确实看状态,更看日常的积累。

昨天演奏的再好,和今天没关系,今天状态再好,明天也未必。

李少杰并不是临阵磨枪,因为舞台上一秒钟,都需要台下长年累月的磨炼。

不过,临近演出,增加练习强度,也是必需要作的。

这天练完琴,李少杰打算休息睡觉的时候,吕秋儿拿来了一沓厚厚的文件。

“这是演出的一些人员调动与安排。”

“卡内基音乐厅刚刚发过来的,他们想让你确认一下是不是还缺点什么。”

李少杰接过文件,认真的看了看。

沉吟片刻,开口道。

“还差两台救护车。”

“?”

吕秋儿脑子突然短路。

“还差两台救护车。”

李少杰认真的说道。

“一台给观众,一台给我。”

“?”

这音乐会还真不是我瞎编的。

一大早上弹到半夜,有人干出来过的,真的,现实比小说离谱的多。

贝多芬奏鸣曲知道吧,全套的。

一天之内弹完整套,12小时。

本文甚至都没夸张。

真就准备俩救护车,一辆给观众,一辆给自己。

最后演奏者都和仅剩的六百名观众快成家人了。

这就是生死之交啊兄弟们。

类似时长的音乐会一般可以称为“马拉松音乐会”。

当然,你以为这就是最长的了?

上本书写过的《尼伯龙根》,时长12到15小时,一般是分四天,主要是演员一天搞完.猝死概率比普通演奏会高多了。

至于体力

演奏家一天练琴八小时还真不是吹,学过琴的能有体会,普通孩子学琴每天都得练一两个小时呢

真实演奏一定比练琴累很多,但并不是无法做到的,又不是12小时一直在弹.休息肯定也是会有的。

ps,提前防杠了属于是。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