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你提升自己,靠自己去吸引,适当时机的时候展现出友好,拉近距离。
这tm才顺理成章。
李少杰自然也对这些东西门清。
面子这玩意是大家给的。
你给我面子,我给你面子,你给我台阶,我给你台阶。
这样大家就都有面子,也都有台阶。
一味的高傲装b才啥也不是。
既然维也纳爱乐已经释放出很强的友好与善意,自己这边也一定要回应才好。
“虽然咱们这一次交流是比赛,但我觉得我们不能过于重视比赛。”
李少杰笑着聊道。
“与其逼迫孩子们一定要赢,或是必须展示多强的技巧,反而容易影响孩子,在我们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揠苗助长。”
“我还是想看两国的孩子们尽情的享受音乐。”
“哈哈哈!自然是如此。”
格鲁伯脸上都乐出褶子了。
现在,别管李少杰说啥。
只要不离谱,那么格鲁伯必然回答“对对对”。
而面前这两位大佬定了这个基调,那么后面的人自然都懂了。
这次的交流会,怕是真的没有比赛了。
纯纯的友谊第一了。
比赛有,但基本是没有。
无形之中,两方的那种“比试”的味道,便淡了许多许多。
倒不是李少杰怕了。
其实,这样的意向,是大家都寻求的。
因为,一旦对抗性拉到太满,那最后真的是会有火药味的。
谁赢了都不好看。
如果是面对关系不太好的国家,或者例如灯塔,棒子,霓虹,李少杰完全不介意重拳出击。
甚至领导说“意思意思”,李少杰都得再多补几刀。
一直补到完全死亡。
但对奥地利方,那真不用。
说起来,维也纳爱乐,和柏林爱乐,也是有很深的交流,高层之间的关系也不错。
没必要搞的太僵硬。
所以,李少杰是有意的在削减彼此交流中,青少年比赛的对抗性。
以交流为主。
聊着聊着,上了车,再聊着聊着,就到了国宾馆。
与领导们见了面,恰接一波后,便开了一个会议。
敲定这次双方青少年比赛的评委。
四人共评。
华夏这边的评委是金教授与李少杰,而奥方的评委则是格鲁伯与其小提琴首席托马斯。
确定了评委后,便正式展开了接待。
也就是国宴。
不得不说,这宴厅是真大。
端正的坐好后,李少杰是真不太敢有其他的动作。
甚至不太敢说话。
毕竟,那边领导正在对外国友人们介绍美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