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百万调音师:我只好亲自上台了! > 第525章 格鲁伯:我在华夏补课的日子。(求

第525章 格鲁伯:我在华夏补课的日子。(求(3 / 5)

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想法,这玩意和基本功一样,也并不是不可磨炼的。

随着知识的积累,随着阅历的增加。

这些提高也是必然的。

作为少年,可以不望天,也可以望天。

但还是要优先考虑地基问题。

万丈高楼平地起,靠的是坚固的地基,看天也好,不看天也罢,最终决定你能否达到天的,终归还是这地基的平稳度罢了。

杨萍微笑的点了点头。

就这样,对比赛结果的判定便定了下来。

仔细一想,这对选手来说,各有各的好处。

虽然扬琴痛失冠军,但银奖也可以参与到后续的交流之中。

当然,最宝贵的是得了一个教训。

得再重视基础。

而冠军,自然是对基础扎实的古筝选手最大的认可。

在评委之路上,这次的经历对李少杰来说难能可贵。

所以,在后续西洋乐评审的任务中,就再没遇到过任何阻碍。

时间慢慢度过中,这些即将参与到两国文化交流音乐节的孩子们也都确定了下来。

当然,说是孩子,其实岁数是在14到17的青少年。

带孩子这些事儿自然有其他的教授负责。

李少杰再次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汇报类演出中。

很快,国内的文化交流总结晚会便即将开始。

本次交流任务就剩下最后两场演出。

一场国内,一场国外。

真正的重头戏。

国内的演出形式很有意思。

由李少杰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西洋曲目。

由格鲁伯指挥国家民族乐团,演奏华夏传统曲目。

本来其实还想搞的更狠的。

比如,李少杰指挥外国乐团去演奏华夏曲目什么的。

但仔细一想,这玩意不仅需要指挥与乐团的磨合了,甚至还需要乐团加深对对方国家曲目的理解。

太麻烦,任务太重,而且容易出现纰漏。

所以,这设计便被简化了一下。

当然,简化了以后还是很难。

第一次指挥对方家里的乐团,排练过程还真的是闹出不少笑话。

李少杰还好,毕竟,精通西洋乐。

对每一件乐器的掌控极为到位,甚至让乐手们感到惊艳。

恐怖的听力与对乐团细节的掌控力,更是让人大开眼界。

但格鲁伯可就惨喽

华夏民族乐团的乐器。

tmd摆在脸上,格鲁伯能叫出名字的也不足十之七八。

更别提去研究每一种乐器的音色质感,历史渊源,技巧模式了。

隔行如隔山。

虽然都是搞音乐的,格鲁伯还是麻了。

整个人的感觉,就仿佛是跳专业去读高能物理专业了一般。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