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瞻的声音清晰又坚定:“若要苏某也拥立吴王,便要二府立刻下三道政令:一要回收所有市面上的当五钱;二要废差役法改回雇佣法;三要免除两浙路两年的赋税,其他二十一路的赋税来年减免一半。这三条少一条,苏某也不能附议蔡相的上书。”
好!赵栩、陈太初、九娘和苏昉胸中都涌起豪情壮志来。
苏昉握紧了双拳,当五钱误国,差役法害民。多少有识之士这两年不断上书,若能停了这两条,安民利国,大赵回归往日的繁荣和安定,指日可待。爹爹毕竟还是爹爹!他还是那个一心为国,一心为民的爹爹。
九娘也是心中一热,苏瞻到底还是苏瞻。她一直担忧他只会提出取消当十钱的发行,那样治标不治本。只要有当五钱在市面上流通,百姓依然会有人铤而走险私铸大钱,这钱币混乱,物产的价格依然会高涨不下。只有断绝铸大钱这条路,才能平抑物价,回归正途。可蔡佑会让这么大的步吗?
赵栩和陈太初心中也紧张万分。他们亲眼所见,差役法害得多少百姓流离失所甚至被迫去做盗贼。如果差役法被废除,朝廷用回雇佣法,给当差的平民发放月粮和俸薪,百姓当差也无需承担赔偿之责。自然就不会再有那许多人荒废田地甚至逃离家乡了。
可如果蔡佑不肯,那只剩下弹劾他一路,弹劾得成,也至少花费几个月的时间,万一弹劾不倒他,苏瞻为首的旧党恐怕就要一败涂地。
隔壁静默了一会儿,才传来蔡佑的笑声。他笑得温柔之极:“房十三闹成这样,也没法秋收,两浙路赋税总要减免的,赋税这个不难,咱们一道批示了就是。当十钱虽然京畿钱监已经铸了样币,倒也可以不发,但是这当五钱回收太难,这民间谁愿意自己吃亏还给你当五钱?还有差役法和雇佣法不妨并行,何须废除?和重你看如何?咱们各退一步,和而不同。”
九娘心里一沉,两浙路赋税向来是朝廷二十三路里岁银收入极高的两路,如今蔡佑竟这么轻易地同意免除,还同意其他二十一路赋税减免一半。难道房十三已经猖狂到横扫两浙?如今两浙的官员自从赵昪入京后,几乎都是蔡佑的门生,若不是浙江出了大事,甚至可能动摇到蔡佑的相位,蔡佑岂会如此谦卑?
苏瞻的声音并不急躁:“若差役法雇佣法并行,地方上必然为了敛财选差役法。所以不可并行,只能选一。”
突然传来一句冷冰冰的声音:“不错。必须废除差役法。”却是陈青在说话。
苏瞻的声音又道:“回收当五钱并不难。如今当五钱共计发行了三亿文,不到市面钱币的十分之一。加上民众私铸的大钱,朝廷均可每一枚补贴百姓两文钱回收,百姓有利可图,自然愿意上缴大钱。如今汴京米价已经涨到一石一千五百文,再不遏制,民怨迭起,恐怕就要出许多个房十三了。就连蔡相家,不也好几天不吃蟹黄馒头了?
蔡佑鼻子里冷哼了一声:“难道就只有你苏和重挂念天下百姓?这地方上的官员不是人?不要吃饭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不是没办法,我何用担着恶名发行当五钱?再说这差役法,我也是为了大家好。光省陌制一项,众人所领俸禄要去掉两成三,去年朝廷文官一万三千人,能养家活口吃饱饭的不足两百人而已。我蔡佑今年只领到白条七张,俸薪分文不见。还蟹黄馒头,我连馒头都快吃不起了!”
赵浅予虽听不明白其中的奥妙,却头一次听到两个位极人臣的宰相原来也会打嘴仗,听到蔡佑最后一句,忍不住捂了嘴轻笑起来。
九娘看着眼前的公主不知人间愁苦,暗叹一声。蔡佑所说的也非虚假,历来大赵富民穷官,虽然三品以上的官员俸禄丰厚,但是做二十年京官也买不起汴梁内城的三进屋子,那底层的文武官员靠俸禄哪够养家糊口。
他们听到苏瞻笑道:“苏某在杭州时,也受过朝廷十一个月的白条。内子无奈只能在后衙种菜。苏某还曾挑菜去卖。但也从未想过盘剥百姓养活自己。岂可靠差役法以民脂民膏养活父母官?”
九娘不防听到苏瞻竟然在这样的场合坦然提到往事,心中一痛,眼睛发酸。那时候她还以为,虽然日子清苦,自己却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子呢。
苏昉却已经热泪盈眶,即使是矢服里传来的声音,掺杂着其他各处的杂音,可他依然听得出爹爹提到娘亲时,声音都柔和了许多。
赵栩他们三人却都呆住了,荣国夫人竟然还种过菜?苏相公还上街卖过菜?!
矢服里又传来苏瞻的声音:“何况既然欠薪一事盛行,为何蔡相还要力主大修延福宫呢?苏某丁忧前,明明已经停造,官家也答应了工程结算应走宫内私库。可蔡相起复后却立即恢复大修,不走私库走国库,只延福宫大修就耗资三千万贯,足足消耗了去年岁银的四分之一!看来我们也应当彻查工部账目。”
半晌后,才听见蔡佑的声音传来:“你要回收当五钱就回收,要废除差役法就废除。我都肯了就是。为人臣子,为君分忧,我蔡某问心无愧。如今皇城窄小,皇十五子至今只能和生母同住。官家前些年就想要扩建,因为不忍心拆除民居和寺庙,才不了了之。如今能将延福宫扩修,既全了我们臣子一片为君着想的忠心,不也是体恤了百姓吗?免得日后扩建皇城再行搬迁。”
忽然矢服里传来陈青冷冷的声音:“你修延福宫是体恤百姓还是方便鲁王跳楼?”
赵浅予一下子笑出声来,九娘也笑着点点头,这一针见血,刀刀见肉,是陈青战场上的风格吧。
果然好一阵子听不到蔡佑的声音了。九娘依稀感到蔡佑被苏瞻和陈青拿住了痛脚,才磨蹭了许久还是让了这么大的步。
他们又听陈青说道:“要陈某拥立也不难,这份节略上写着的人名,你们二位宰相都得帮我撤下来,不然日后有了战事,也是只会临阵脱逃的孬种。这个数字,是河北两路军马虚报一事,被某些人装到自己口袋里去的,至少得吐出来放回军中备用。还有军中一应装备该维修的该更换的,年底前你们得该盯着六部弄好。”
九娘听陈青说话,大刀阔斧,直来直往,不由得担心这样的条件,蔡佑怎么可能同意。却看见赵栩和陈太初两人抬起手来在空中虚击了下掌。军中查出这么多事,竟然是赵栩和陈太初所为?
片刻后隔壁传来蔡佑的声音:“这倒也不难,今天蔡某都如了你们的愿,那蔡某却只有两件事,需要你们答应。”
陈青的声音依旧冷冰冰:“陈某猜这头一件,是房十三吧?”
蔡佑叹气道:“不错,军情急报想来太尉昨日已经收到了。这房十三领着一帮乌合之众,竟然杀死两浙路制置使陈健和廉访使张约,占据了杭州,杭州知州陈翎弃城而逃。如今江南大乱,两浙路十四州已经有六州落在房贼之手。没有太尉你出面,恐怕难以剿灭反贼。两浙危矣。”
房里的五人都大吃一惊,房十三竟然占据了杭州城?!两浙路竟然丢了六州!苏昉也不敢置信,他出生没多久就跟着娘亲去杭州会合爹爹,在杭州生活了两年,对杭州颇有感情。眼下那风光秀美百姓安宁的一座城池竟生灵涂炭!娘亲所办的安济坊如何了,慈幼局如何了!朝廷又怎么会如此失策!
赵栩陈太初和九娘却顾不得多想,屏息等着陈青的回复。
传来的却是苏瞻的声音:“两浙路制置使是蔡相的门生,这杭州知州陈翎,也是蔡相的门生啊。还有禁军的监军也是去年蔡相你举荐的。他们竟然舍弃禁军而用厢军对抗反贼,失策之至!蔡相之责,不可推卸!”
蔡佑长叹一声:“蔡某也想不到在几千反贼面前,两浙路的上万厢军竟然一败涂地。怕是太平日子太久了,蔡某自当好好反省,以后举荐门生要谨慎从事了。但如果有太尉出马,相信房十三伏法指日可待,六州收复易如反掌。”
陈青冷笑了一声说道:“还是我替苏相说明白点吧,免得蔡相到时候推诿到我大赵禁军身上。蔡相你为了遏制我枢密院,派了内侍省的朱勉去做两浙路禁军的监军。以为房十三不过是一帮乡民闹事,就压着不让杭州三千禁军出动,反而让一万厢军去对敌,好让陈翎挣份大功。却不料杭州厢军里,发配的配军占了不少,更有一半老弱残兵是平日里做杂役的,更有不少因你差役法怨恨朝廷的,竟然十有七八都跟了房十三,反过来一举占了杭州城。民怨滔天,那剩余五州却不是房十三打下来的,而都是民众杀官造反占据了。如今他们号称十万之众,两浙路全部的一万禁军反倒被迫退到了秀州。陈某所言,可有一字不实?”
赵栩忽地一跃而起,胸前起伏不定。九娘吓了一跳,立刻起身一把拉住赵栩:“你做什么去?”
忽然天上一阵滚滚雷声,呼喇喇泼下倾盆大雨来。大堂爆出了更响的喝彩声,甚至盖过了雷声,眼看《目连救母》一戏就要收尾了。
※※※※※※※※※※※※※※※※※※※※
庆祝书名改为好基友闻檀大大给我取的《汴京春深》,封面也是她友情赞助的。大家刷新就可以看到新书名新封面。
我也发在微博了。微博名:小麦-麦麦。有兴趣的请移步去点评一二。
本章属于朝堂重点篇,尽量让大家能有兴趣看吧。对于这群美好的少年来说,这是他们青春热血的开始,奠定了日后人生的走向。
注:
1、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释义:如果反躬自省,觉得正义不在我这一边,那么,即使对方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我也不会去恐吓他还会自己深感不安。如果反躬自省,觉得正义的确在我这一边,那么对方纵然有千军万马,我也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2、结社:两宋自由结社团非常普遍,之前说过各种文艺、体育社团,相当于俱乐部。有钱有场地有人。阿予妹妹的取名废功力来自于老作者本人。哈哈哈。
3、省陌制:是宋朝沿用的折算钱币的方法,为了规避铸钱的损耗,一般按77%实际发放,也就是政府说我发给你一百文一百匹布一百石米,实际你只能拿到七十七文七十七匹七十七石。呵呵呵。省吧?但是发军饷都是给实足的,不然谁给你打仗啊?一般文官领工资,后面会有个(省),这个字大概是宋朝做官的最蛋疼的字了。
4、厢军:北宋军队分为禁军(精锐部队)和厢军。禁军薪水待遇好,可以带家属。厢军是本地招募的,老弱残都有,禁军下降的也有,主要工作其实很多都是杂役,后勤,运输等等。但各地也都习惯用厢军的青年壮士守护城池。厢军的薪酬只有禁军的一半而已。禁军在各城的人数不多。因为整个宋朝,禁军人数也不过20万。《曲洧旧闻》有记载:“艺祖养兵止二十万,京师十余万,诸道十余万。所以你们懂了,《水浒传》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林冲,哈哈哈,明朝人的夸大数据本领好厉害的吧。
5、北宋二十三路:其实整个北宋,版图一直在扩大,二十三路大约稳定的时间算比较长的。这是北宋的行政区域,相对各路军,也比较分散独立。中央控制能力不强,又习惯用文弱的文官做监军去辖制武官。制衡这个东西,一用不好就是灾难。明朝土木堡大败也是文武争斗引发的。这也是北宋会难以抗衡金兵、元朝的原因。
喜欢汴京春深请大家收藏:汴京春深更新速度最快。(记住本站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