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高举佩剑:“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陈某必与众将士生死不离!!!”
“生死不离!生死不离!生死不离!!!”众将士群情激昂,高举兵器,大声呼喊。整个开封城似乎都在这两千人的呼喊中震动起来。御街两边的百姓们也纷纷呼喊起来。那两千儿郎里,也有他们的儿子、兄弟、丈夫啊。不少人已拭起泪来,却依然高喊着生死不离四个字。
赵棣心里一阵发毛,他第一次领会到陈青为何号称大赵第一勇将,更体会到太后娘娘对陈青的顾忌是多么明智。这样能令将士奋不顾身一呼百应的人,一旦黄袍加身,谁能挡得住他?
赵栩胸口禁不住的起伏,眼中更是酸涩无比,对着阳光,他眯起眼,又是高兴又是担忧。他自然盼望舅舅得胜,平安归来,天下太平。可也担心舅舅得胜后,太后娘娘更加猜忌他,只能期望用人不疑的爹爹身子快些好起来。
随军鼓管大乐奏起。殿帅黄旗高高擎起,诸军再次朝宣德楼呼拜“陛下万岁!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陈青举起手来,中军鸣角。步军转身成为前军,向御街而行,直向南薰门而去。今晚将在城外六十里处会合两千弓-弩精兵、三千辎重兵力,扎营安寨,明日大军正式出征。
陈青向高太后行礼告别,带着赵栩赵棣、各宰执以及兵部礼部、太常寺众官员,缓缓跟着骑兵而行。到西门大街后,众人和骑兵将士们暂别,转往旗纛街祭旗。
旗纛街两侧早已被内城禁军站满,禁军身后的百姓远远看见众骑缓缓而来,顿时欢声雷动。唤面涅将军的有,唤太尉的有,唤陈将军的也有。
正靠着旗纛庙的魏氏包子铺,二楼窗口,孟氏女学的一班小娘子们也纷纷抻长了脖子,兴高采烈起来。
六娘九娘和四娘七娘在两扇窗前,默默看着众骑越来越近。
陈青依然是冰山似的俊脸,毫无表情,他一手持缰绳,一手压在身侧佩剑的剑柄之上。虽然只是骑在马上,围观者却有被泰山压顶的感受。
陈青身后是一样毫无表情的赵栩。两舅甥面容肖似,引来更多百姓的欢呼。再后面是吴王赵棣,还有苏瞻蔡佑带着诸重臣。旗纛街上各种呼喊“燕王殿下”、“吴王殿下”、“太尉”、“苏相”的声音此起彼伏起来。蔡佑在马上酸溜溜地想,不就是长得好看嘛!不就是年纪轻嘛!真是!东京城的百姓们果然肤浅,只看脸啊!
临近庙门口,赵栩忽然听见有清脆的声音喊道:“燕王殿下——!”却是个小娘子的声音。跟着就有不少小娘子笑着也大喊起来:“燕王殿下燕王殿下!——”
赵栩心中一动,侧头望去,却见宽阔的街对面二楼有扇窗口站着四个小娘子,隔得这么远,他也看得清楚。是阿妧啊!
六娘和九娘瞠目结舌地看着装作什么也没发生的七娘。魏先生却哈哈笑着拍着七娘的肩膀也大喊了声:“太尉!——陈太尉!”
包子铺二楼炸了锅,平日温文尔雅守礼的小娘子们纷纷喊了起来。就连张蕊珠也朝着吴王瞩目,暗暗喊了一声殿下。孙尚仪叹了口气,世风日下啊,好好的军礼,这汴京百姓竟然追逐起两代美男子起来!
原来阿妧也来看祃祭啊,或者,是来看自己的吧。这军礼有什么可看的。赵栩想着,看着九娘所在的方向,禁不住露出一丝笑意来,心里高兴得很。
江汉春风起,冰霜刹那除。他这略一展颜,明明刚入秋,却似春风一般不知道发了多少人心头的枝上花。
九娘不敢多看,默默转开眼,却发现后面的苏瞻远远看上去似乎比起四年前开宝寺时消瘦了许多,身姿依旧如松,气韵依旧似玉,恐怕是操心国事太甚了。九娘就想起来还没问过阿昉,明年他会不会下场参加大比,殿试后会不会入仕。如果她还在,肯定是不赞成的,阿昉明年才十六岁,正是该天南海北游历考察拜师交友的年龄,三年后十九岁,大比以后,才合适成亲生子,外放为官,有了对民情的了解,也才适合做一方父母官。只是,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替他细细计划,也不知道阿昉在国子监上舍,如今是不是排在最前面几位会被直接授官。可是她做娘的,私心里却不那么希望阿昉为官,只可惜苏家、苏瞻怎么也不可能允许他去做一个书院的院长。
陈青众人,在太常寺官员引导下,迎神,三献礼,饮福、彻豆、送神、望燎。祭祀过蚩尤战神和旗头大将、六纛大将、五方旗神、金鼓角之神、弓-弩飞枪飞石之神、阵前阵后神祗五昌神众。围观者鸦雀无声,诚心诚意祷祝陈青马到成功早日凯旋。
女学众人一边听着孙尚仪的细细讲解,一边默记着祭祀的各项细节。九娘远远看着陈青等人的身影,想起前不久还在州西瓦子里对自己亲切笑谈的他,明日就将奔赴沙场,血战他乡。她两世来都活在太平年代,此刻不由得黯然失神。
待礼毕,今日各大祭祀才算全部结束了。众人纷纷向陈青道别后,松了一口气,各自返回衙门。一名年轻的武将给陈青牵过马来,在一声声百姓欢呼的“太尉”声,他忍不住笑了起来:“要是魏娘子在,恐怕喊得最是响亮!”
陈青唇角微勾,手中马鞭轻轻抽在他屁股上:“多嘴!”
章叔夜咧开嘴笑得更欢了,飞身上马,朝赵栩等人一拱手,持缰跟着陈青缓慢而行。
看到此人阳光下的笑容,六娘才想起,这个一身甲胄头戴黑盔颈系红巾的小将,就是那天福田院用剑鞘扶住自己的年轻人。
原来一个人可以这么肆无忌惮地大笑啊,还不难看。六娘默默祝祷他能平安归来,莫让他的弟弟伤了心。
※※※※※※※※※※※※※※※※※※※※
这几天其实都是粗长君,4500字以上。今日5000字,赠送三百字给购买防盗文的天使们。谢谢。
注:
1、尚仪、尚服,是北宋后宫女子官职,都属于尚书内省。这个级别的包括了专门侍奉皇后的尚宫(不同于唐代,宋代的尚宫只服务于皇后。)、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这些职位都是正五品。
2、司设属于尚寝管理,掌帷帐褥枕席、洒扫铺设之事,下面还有典设、掌设各二人。
3、司饰属于尚服管理,掌膏沐巾栉服玩之事。以上官职出自《宋会要辑稿》四。
4、祭服:顾名思义,是祭祀所穿的服装。宋代的祭服也是改了又改,改了又改。到了朱明土鳖时代呢,元朝的礼仪都不用了,全部根据唐宋的重修,有所简化过。本文六郎所穿祭服,出自《宋史》志104舆服3。苏瞻所穿祭服出自《宋史》志104舆服4。
5、旗纛(读道字音):.饰以鸟羽的大旗。开封的旗纛街至今还在。宋朝时建了节堂在这里,还有旗纛庙,供奉姜子牙和名将们。大军出征前的祃祭,要祭旗,先秦都是在大军到达的地方祭旗。宋元都是在旗纛庙祭旗。古人的仪式感是相当强悍的。电视剧上那将军直接一挥手,就上马率军出发。呵呵呵。古代凡大将出征或皇帝亲征,都需提前祭祀。兵部要造旗,礼部要先圈养祭祀用的牲畜,太庙祭祀用太牢,大活动用特牲,就是一只牛。其次有少牢,用羊、猪,没有牛哦。参与祭祀的部门极多,任务很繁琐。本文中的古礼,参考唐书和宋史。由于资料实在不多,大部分靠作者自己想象。营造陈青出征的氛围。还请考据党见谅。
6、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出自唐朝柳宗元长诗《韦道安》。这也是我超级喜欢的长诗。最后一句“我歌非悼死,所悼时世情。”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7、篚(读匪字音):竹器,长方形。
8、勖(读旭字音):勉励的意思。本章太祝迎神曲和六郎祝文,取自《宋史-志89乐》的不同章节。
感谢名单:
呦呦鹿鳴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6-12-0117:57:05
18730643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6-12-0118:25:59
3394699扔了1个手榴弹投掷时间:2016-12-0120:17:3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