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昕想了想,点头应了。九娘想了想,让玉簪叫人去和陈太初说一声。三人各自换上短褙子和马裙,穿了靴子,带着女使们和一应用具,跟着那女史出了方寸院。两位知客尼和陈太初已经在院门口等着。
陈太初见她们都还戴着帷帽,不禁忍着笑说:“后山树枝茂密,山路又窄,你们这样,不是被树枝勾住帷帽,就是会看不清脚底骨碌碌滚下山去了。”
九娘三个就取了帷帽,交给一个侍女送回寮房。陈太初一见苏昕竟然瘦成这样,不由得一震,多看了她两眼。苏昕微笑着和他见了礼。
陈太初和两个知客尼当头,九娘三个在后,一众数十人浩浩荡荡往后山而去。王坚带着的两个小黄门,跟在金盏后头,喊着姐姐,把她们几个手上的提篮都拎了过去。
沿着方寸院东墙,另有一条山路往山上树林中伸展着。十来个禁军开路,带着她们绕过后面的玉佛塔和灵台院,又走了一刻钟,转了两个弯,眼前豁然开朗。
陈太初和九娘几个都一呆,虽然上山路中已见美景,此时仍然禁不住目眩神迷。眼前直到山顶出,放眼尽是花绽红,叶凝碧,山风一起,花雨纷飞。蜿蜒山路边,一条小溪,不知水源从何起,正潺潺往山下流去,那地势略平处,看不见溪水,落花堆积,缓缓移动,仿似深深浅浅的一条桃花毯盖在上面。
知客尼双手合十唱了佛号,笑着说:“后山顶上有三道小瀑布,落下来积成了落英潭,一旦下雨,就会一路流泻下山,这条落英溪也算是一景。娘子们这边请随贫尼入林。”
陈太初个子高挑,心思又不在眼前,只在身后,不免总是碰到低矮的桃树枝,勾挂下几缕发丝不说,更落了一头一脸的花瓣。九娘看着陈太初的狼狈模样,想到他先前还说她们几个容易被挂在树枝上,转头对着六娘苏昕指指陈太初的头上,三人不约而同大笑起来,连女史和玉簪她们也忍不住掩嘴轻笑。连串银铃般的笑声里,陈太初更是狼狈,伸手去挡桃花枝,枝条摇曳中,桃花落得更多了。一路石阶上新红叠残红,很是诗意。
这边笑声不绝,山上叮咚几声,忽地响起了隐约的琴声,跟着一缕箫声悠悠扬起,伴着溪水流淌,春风穿林声,鸟鸣声,飘入众人耳中。
从山顶沿着山石垂落的三匹瀑布,并无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经年累月地缓缓流下,注满了这处山坳,不知哪位有心人,将这山坳两侧用石块垒起弧形边,又种上了各色碧桃绯桃人面桃,就成了落英潭,日子久了,这半边山都成了一座桃花山。
日光照射在一汪碧潭的中心,潭水略有些透明。满是青苔的潭边两侧,歪斜着百年老桃树,枝桠蔓延低垂,飞花处处,络绎不绝,在潭边堆成了红粉白旖旎交集的锦帛,顺着地势往南边的缺口拥去,越堆越多,积多了,被潭水一冲,争先恐后地沿着落英溪下山去了。
赵栩身下垫着一张藤席,一手托腮,懒洋洋地侧身躺在落英潭南边一株白碧桃下头,看着那缺口处慢慢又堆积起来的花瓣,随着琴声,他不时弹出几片飞花,落在水中。阳光透过花叶,不再灼热,在他脸上身上留下忽明忽暗的光影。
在他背后,落英潭西边的几株垂枝碧桃下,铺了十来张藤席,十来个随从和四五个身穿契丹长袍的宫女,正站在上山小路的尽头。藤席上隐枕堆叠,案几上酒水点心俱全。身穿霜色道袍的赵瑜正在抚琴,跪坐一旁的耶律奥野,身穿紫色长袍,手中一管竹箫,箫声和着琴声,婉转若吟。
一曲奏毕,耶律奥野沉寂了片刻,躬身向赵瑜拜了下去:“幽涧泉,鸣深林,落飞花,心寂静。一年多不见,先生琴艺,奥野拜服。”
赵瑜长笑一声:“拂彼白石,弹吾素琴。公主的箫声也精进了啊。”
耶律奥野微笑着站起身,替他将琴放到一边,不等赵瑜唤人来服侍,伸手一抄,轻松将他抱起,走了两步,放在一张案几后,将他的双腿置平,道袍下摆盖好,在他背后靠着树干堆放了两个隐枕。
赵瑜脸上发烫,看着她温柔又认真的脸叹了口气:“奥野你不必这样,叫仆从来就是。”
“举手之劳,不用谢。”耶律奥野凝视着他:“以前在上京,你总是为了这个谢我很多次。”
赵瑜转开眼,看向树下无所事事的赵栩:“公主让子平羞惭自己枉为男子。”
耶律奥野凝神看着认识近二十载的男子,却不愿再以崇王或先生称呼他:“所以你视我为公主为弟子为友,却不肯把我看成一个普通女子?你不喜欢我照顾你?”
赵瑜早些年就领教过耶律奥野毫不掩饰的主动热情,无奈地摇头道:“公主原本就不是普通女子。我虽不利于行,但也不至于要劳烦——”
耶律奥野打断他:“我喜欢照顾你,不觉得烦。你为什么羞惭什么枉为男子?你应该羞惭的,是耽误了我二十年啊,不是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