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汴京春深 > 第一百六十七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3 / 3)

女人看女人,少有心悦诚服的,可是她见到郭氏后,的确对定王说了那样的话,并非为了彰显皇后的气度,而是出自真心。郭氏全然不是她想象中那般妖媚惑主的祸水,她礼仪无暇,温和从容,言语睿智,风华绝代,和先帝之间有种说不出的亲呢自在。

先帝在郭氏面前,只是她的男人,甚至像她的孩子,就是完全不像个皇帝。而她这个中宫皇后,名门之后,从小在宫中和先帝青梅竹马,结发夫妻,和他们在一起竟会产生鸠占鹊巢的荒谬之感,甚至有这个官家她从不认识的错觉。

看着高太后变幻莫测的神情,定王点头道:“不只是先帝和娘娘,就是最古板的杨相公,在福宁殿见过郭氏一次后,也只叹了一句:天下无双。自那以后,宫内朝中再无人非议郭美人。”郭氏的确自有一种气度,她越是温和有礼,旁人就越自惭形秽。

高太后冷笑了一声,似乎定王您身为皇叔就独善其身了?

※※※※※※※※※※※※※※※※※※※※

不喜啰嗦请别看有话说。

很抱歉,应该昨晚更新这章的。

今晚会加更一章短小君。

请原谅老作者莫名其妙会在某个地方拧巴。原先血脉问题是用滴骨法,医生说取骨位置不科学,滴骨也不科学,就改了,删掉不少后面的关联剧情。当年《大宋提刑官》风靡的时候,《洗冤录》还是很红的。宋慈用的是蒸骨法……

另外啰嗦八卦一段:刺杀皇帝有多难

有读者微博私信我问阮玉郎这么厉害为什么搞这么多花头不直接杀了皇帝?还有六郎不能直接起兵自己做皇帝吗?为什么他不干脆直接登基?

为了剧情逻辑和人设性格当然是最主要的原因。另外文里已经有过一次必然失败的武力宫变(赵璟登基前)了,不会再有重复情节。

瞎说些八卦,其实纵观我国封建史,大家其实可以发现在皇宫里被外力刺杀成功的皇帝,几乎没有。(不敢说绝对没有)

秦始皇算是被刺杀的次数最多的。然而荆轲同学也要靠人头和地图才能接近。李世民是个特例,也要在玄武门关起门来杀兄也不敢杀爹。朱棣算厉害的,只能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老老实实从北京一路打到南京,打了很多年哦……唯一在宫内被刺杀的是嘉靖帝,16个宫女联合刺杀,失败。

正史记载的大部分未能善终的皇帝是因为朝代更替被敌人所杀,五代十国居多。因为够混乱,没有儒家思想体系的约束。

宋朝?皇帝都不傻,而且太-祖是兵变上位,对于军权控制极严。皇宫警卫制度之严格,有研究宋史的研究生专门写过皇宫宿卫制度研究。本文也做了一些侧写:皇城司殿前司是主要力量。但殿前司还分为好些班直轮流值班,殿前司对皇帝都很忠心。

造反登基?前几章也提过一笔,三衙是有兵无权,枢密院有权无兵。靠人进攻皇宫不可能。潜入皇宫?皇帝身边的带鱼器械(不是虫)基本是全国top10。像六郎这样的亲王,部曲人数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而且不像明朝能就藩,不可能有自己的兵马。

在古代师出无名是很可怕的事,所以反武则天的李唐也必须先出致国民公开信表示我为啥要打仗。儿子造反老子就更不可能了。想想九子夺嫡,有刺杀康熙的吗?不可能,只能儿子们互相陷害来陷害去降低对方在皇帝心中的印象分和让皇帝疑心你。想想嘉庆为啥能做皇帝?是因为老子乾隆太长寿把其他皇子哥哥们都熬死了。

宋朝历史上的造反都是农民起义(各朝都是)。大家熟知的水泊梁山,热血沸腾的108将,嗯,在宋代那个小山坡其实是很小的事。比较大的事是方腊,一共占领了6个州,死亡人数也巨大,基本都是受难百姓。宋朝有多少州?300个(各代还不一样,按整数算)。徽宗溜出宫最多趟,被刺杀过吗?没有。

宋朝因为“被皇帝疑心”而自杀或死的宗室可不少。

最后,评论区一直有书友提到皇帝怎么这么憋屈。嗯,其实汉人皇帝大多数就是这么憋屈,除了朱元璋。他就是杀杀杀……等到文官集团缓过气,君不见明朝后期皇帝有多憋屈?立皇后?no,立太子?no,封生母?no……各种对抗各种失败。锦衣卫或宦官集团都是用来对抗文官集团的工具。明朝算是皇权非常集中的朝代了。清朝不同,因为清朝延续元朝,把官员视为家奴。文官集团谈不上群体的尊严和对皇权的限制。

喜欢汴京春深请大家收藏:汴京春深更新速度最快。(记住本站网址:)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