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就必须尽快拿出成绩,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
刘书记说着,拿出一份文件,放在一旁,并没有给杨小涛。
陈宫跟徐远山继续吸烟,到时杨祐宁走到一旁拿起文件随便翻看着。
这场景,杨小涛有种被几人联合起来坑的预感。
“书记,有啥任务您吩咐吧。”
“只要是我能做的,一定尽全力。”
杨小涛想来无非就是将图纸交出去,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甚至做好了下车间的准备。
“你这么说,那就是同意了?”
杨祐宁放下文件,一脸笑容。
“同意?同意啥了?”
杨小涛自然不会立马答应,这要是稀里糊涂的应下,万一是卖身契呢?
不能白打工不是。
“你小子,就没一句准话。”
“行了,不跟你绕弯子了。”
杨祐宁坐在一旁椅子上。
“我们几个商量了一晚上,根据当前情况,想要尽快生产拖拉机,完成上级的任务,必须集中力量干大事。”
“我们打算抽调各车间精干人员组成一个拖拉机生产车间,专门生产拖拉机。”
杨祐宁说完,杨小涛立刻点头。
先前在一车间的时候,不是说不好,但总觉得不正规。
而且,大批量的生产拖拉机,最好还是流水线作业。
这点在轧钢厂里并没有重视,或者说现阶段轧钢厂的工艺流程,并不需要流水线的模式,就能完成任务。
工人们仍旧停留在各自为战的阶段。
但拖拉机可不是各人做各人的就能大量生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