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涛声音传来,虽然没有得到系统的承认,但这基本上从原机上扒下来的,以杨小涛八级工程师的水准,这点判断力还是有的。
杨祐宁终于回过神来,但自己不知道该说啥。
“你先等会,喝点水,我缓缓。”
杨祐宁拿起水缸子,发现缸子里的茶水已经见底。
杨小涛见此赶紧去拿暖瓶,结果暖瓶也没水了,两人一起尴尬着。
“小强,死哪去了。”
杨祐宁的吼声再次出现在楼道里,紧接着就传来一阵脚步声。
其他等待下班的人纷纷坐在座位上,盘算着又有啥事。
“厂长,您不是让我去看着点发货吗?”
“看什么看,赶紧打水去。”
“哦!”
“还有,顺便将老陈和国栋叫过来,赶紧的。”
“是。”
等小强拿着暖瓶离开,杨祐宁才觉得心里舒服点,然后拿起杨小涛递过来的计划书,仔细看起来。
渐渐的呼吸却在加重。
国内什么情况他心里清楚。
先前联盟支援的时候,确实有一批产业得到扶持,这其中就有机床制造业,不少工厂都是国家重点建设单位。
可惜,后来联盟撕毁协议,撤离专家后,这些工厂的发展陷入瓶颈,不少工厂只能用半吊子水平磕磕绊绊的前进着。
这其中,不少厂家也试着解析国外的机床,但做出来的,别说用于生产机床,就是跟原先的机床都有很大差距。
加上国内的机床不多,高精度的机床更是没多少,谁也不敢随便拆。
杨小涛去西北碰到的那台机床,在国内也算是高精机床了,要不然这么多年,制造厂都不敢扔掉,那可都是宝贵财富啊,没有一机部大佬们的发话,谁敢乱碰?
丢一个零件,都是罪过。
这些年也偶尔听说谁家做了什么机床,但那都是小型机床,或者在国外眼中就是普通机床,就跟虎钳台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