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隐隐约约能听到楼裏丝竹管弦的声音,女子的调笑也带着异域的味道。
大清的百姓有租不起铺子在街头摆摊的,洋人一样有,除了远渡重洋过来的洋人商贩,还有准噶尔、西藏等地过来的本国外族人。
商铺摊位从街头铺到街尾,看上去毫不起眼的独轮小车内裏都另有干坤,商贾富庶,能在京城长久立足的商贾更不是一般的富庶,毕竟人家千裏迢迢大老远过来不是为了卖羊肉串,更多的还是卖珠宝、香料、药材等稀奇玩意儿的人。
物以稀为贵,越稀罕价格越高,京城离西域和西洋、南洋都远的很,那边随处可见的东西运到京城就是稀罕物件儿,只要掐准了这边百姓的口味,销路绝对不用愁。
朝廷鼓励经商,还特意给他们各种优惠政策,若非如此,京城也没法那么快发展成这样。
胤禔和胤礽一路走一路看,看的时候还不忘吐槽这儿不如他们那儿有待改进。
哥儿俩都听他们家小叔背过近代史,对所有西洋来客都警惕的不得了,就算现在的大清不惧所有挑衅,他们的防备心也没消减多少。
鸡蛋裏挑骨头,说的就是他们俩。
一群人浩浩荡荡穿过街道,到了街角的酒楼停下,门口早已有侍卫候在那裏。
胤祉坐在二楼靠窗的地方乐呵呵朝几个兄弟招手,旁边还坐了个冷面胤禛。
他最近跟老四走的近,这可是一起抄过家的交情,比上辈子那见面只会假笑的感情真多了。
比方说,现在老四看他哪儿不顺眼不会暗地裏整他,而是当面有仇当面报,那是一点儿也不把自己当外人。
卑微落泪.jpg
忽然有点怀念那个会顾及表面和谐的老四怎么办?
果然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曾经那个老四再怎么惹人恨,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其实也还好。
上辈子老四谨慎的不能再谨慎,办事儿的时候恨不得让人挑不出一丝错处来,现在可好,那是生怕别人挑不出他的错处来,比他当皇帝的时候还要嚣张。
胤禛自己没觉得哪儿不好,他觉得这辈子过的比上辈子痛快多了。
同样是抄家,跟着小叔抄家和他自己带人去抄家感觉就是不一样。
他当过皇帝,知道治理天下有多不容易,上辈子他自认为已经尽心尽力,却也没有让天下百姓像现在这样富足。
说来也是,他上辈子干什么都慎之又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再怎么谨慎也还是会被人唾骂,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躲是躲不过去的。
小叔倒是洒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他足够不讲理,别人骂多了也就懒得再骂他。
其中固然有那些人看清风向,知道皇帝不会真的问罪,他们再怎么弹劾也没有用的缘故,但他们家小叔也是自己有本事,不然就算有皇帝当后臺也还少不得被人弹劾。
现在多好,背靠大树好乘凉,就算弹劾弹劾的也是小叔,和他一分钱的关系都没有。
他就是一个不起眼的皇子而已,没有人在前头给他带路,他敢那么肆无忌惮的招摇过市吗?
有人给撑腰的感觉就是好,如果小叔能主动给他撑腰,而不是事后把他拽过去骂骂咧咧教训就更好了。
被迫背锅的无良小叔:……
真是谢谢你们了!
胤字辈儿的侄子们开始干活的时候,隆禧开开心心恨不得放两挂鞭炮来助助兴,等几个小子开始放肆撒欢儿,他才意识到他高兴的太早了。
他哪儿来的自信觉得这群祖宗会乖乖听话?
他们不闹翻天就已经不错了!
一个侄子找事儿他还招架的过来,一群侄子找事儿他就是三头六臂也招架不过来啊。
随着小辈们一个个长大,紫禁城裏逢年过节那叫一个热闹,隆禧是能不往那凑就不往那凑,恨不得躲到十万八千裏之外才好。
他人不在京城,不信那几个小子还能把锅往他身上推。
事实证明,就算他不在京城,该扣到他头上的锅也一个不会少。
楼下的几个人慢悠悠上来,正好包厢裏的菜也上的差不多了,出门在外不是喝酒的好时候,他们也没打算在这儿耍酒疯,毕竟兄弟几个一年到头难得聚在一起,清醒着吹牛总比醉醺醺听别人吹牛强。
每年的这个时候,几个弟弟都没有说话的机会,全是胤禔和胤礽的叭叭叭叭,连话痨胤禛都插不上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