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市里的欺行霸市李破只是顺口说说,他和温彦博君臣都没太当回事。
现如今大唐的几处马场都经营的不错,不缺战马也不缺骑兵,甚至可以说是早已供大于求。
如果大唐的国库能顶得住,一年之内再招募数万骑兵也是轻易,就拿马邑那边的突厥降人来说,这几年生活安逸的很,比他们在草原上过的日子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凶悍略减,可渐渐皆以唐人自居,不再有人想要回北边去了,当然了,主要原因是经历了几轮残酷的清洗,领头的突厥贵族都被杀的差不多了。
再加上元庆,李鸦等人传教得力。
剩下的突厥人群龙无首,哪里日子过的好就会待在哪里,没了那么多想法。从军的热情反而高涨了起来。
毕竟是马背上的民族,生性还是喜欢厮杀掠夺,想要同化他们,不是十年二十年能够完成的事情。
这是大唐骑兵重要的兵源之一,在不缺战马的情况之下,招募令一旦下发,几乎瞬间即可成军。
情况就是这个样子,战马有了富裕,自然零零星星的就会流落出一些到大唐境内,让李破都觉着前些年蓄养耕牛的做法有点笨,马也不比牛差多少嘛。
现如今辽东入手,又要筹建辽东马场,尚书省中是有反对意见的,觉得战马太多并非好事,应该是时候酌情减少豢养战马的数量了。
每一条政令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意见,也从来不会缺少反对者。
此时说起建立辽东马场之事,温彦博其实是在委婉的提醒皇帝,辽东马虽好,却没见过,凉州马场的大马也够用了,不应再向辽东马场投入太多的资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朝廷养马是需要成本的,而且一直是高投入,马场太多会增加朝廷的负担,李破之前也跟他们说过,收复辽东之后,要休养生息云云。
朝臣们都深以为然,这几年天下渐安,朝廷的收入节节攀升,但国库却总是拮据的让人胆战心惊。
尤其是去年和今年,为了收复辽东,差点重复杨广故事,朝臣们都有心劝皇帝收收心,穷兵黩武要不得啊。
辽东马场的事反对声音之所以比较大,其实就在于此。
…………
李破看了温彦博一眼,心里明镜也似,“朝廷养马之地都在北边,没一处是安稳无忧的,多建几处是为防将来。
大业那会杨广瞎折腾,把凉州马场和榆林马场都给弄丢了,他北巡雁门,又差点把咱们连累死。
若非咱们拼死拼活的抵挡,马邑马场也得丢了,就算没丢,也被突厥人祸害的不轻。
你看看后来,咱们手握马邑马场,南下的时候骑兵纵横来去,谁能抵挡?
现如今战马养的多了,就有人跳出来说三道四,不用过于理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