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降价10%那么谁能享受这个福利呢?”
“代理商经销商!”
“给他们的福利优惠越多.那么他们拿的货可能就会更多!”
“毕竟用九十块钱能拿到一百块钱的货,自然是赚的!”
“但是.代理商跟经销商们享受到了这个福利,那么最底层的销售商能享受到多少呢?”
“比如.像团姐饭店这样的小餐馆?”
“团姐饭店.因为店小利薄所以都是选择去不远处的小卖部拿蓝剑的啤酒!”
“退瓶子的话一瓶蓝剑啤酒是一块一这就是小饭馆所享受到的福利!”
“但是如果.你们雪花能够以一块甚至是更低的价格直供饭店.那么你觉得饭店会选择谁的啤酒?”
“而且如果你们雪花对饭店进行有奖销售,如果这家饭店每个月能销售到一定程度的雪花啤酒你们可以在价格上给予对方一些优惠,甚至就是直接以啤酒或者是现金进行奖励!”
“你说.饭店会不会在销售啤酒的时候.更加倾向于你们雪花呢?”
“要知道如果你们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攻城略地那么问题来了!”
“当地人肯定是更习惯原本的啤酒口味.如果你们不从最基本的渠道做起.那么你们如何让当地人去接受雪花啤酒?”
“.!”
这一次陈理说的很多,其实这在后世并不是什么值得拿来一提的话题,因为这套营销模式早就被各行各业的厂商们给用烂了。
但是在九七年大部分的商品渠道仍然把控在一些代理商和经销商的手里,最底层的渠道销售进货只能从这些人手里拿。
但是问题来了雪花想要抢占市场,如果从一开始就自从代理商和经销商这边入手,那么遇到的困难绝对会很大。
因为一个新冒出来的品牌,市场的接受度自然不可能比得过那些老品牌的。
而商品不好卖,那么经销商和代理商自然不愿意更多的铺货,那么厂商的销路就打不开。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最底层的销售渠道做起,直接向最底层的销售渠道表达善意,这样才能让最底层的销售渠道以更快的速度接受雪花啤酒。
当然了.资本从来就不是良善的,一旦渠道稳定下来之后,雪花势必要从这些最底层的销售渠道赚取更多更大的利益。
但是这本来就是原本应该存在的供给关系啊!
啤酒厂商把啤酒卖给经销商赚钱,经销商把啤酒卖给最底层的饭馆酒楼小卖部赚钱,而饭馆酒楼小卖部把啤酒卖给客人赚取利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