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请吃饭不付账的人
用一张入场券招揽了吴敏仪,陈理觉得还是挺值的。
毕竟只是一张入场券而已,又不是白送股份给对方,这让陈理在心理上得到了不小的安慰。
没办法~毕竟这些股份给出去.陈理是真的有些心疼。
外人虽然不可能明白,但是陈理却很清楚,如果说理想农产品和理想食品的未来会怎么样陈理还不敢肯定的话那理想科技无疑是陈理最敢打包票的产业了。
别说吴敏仪拿出来的那几百万美金,即便翻上十倍陈理也一样觉得亏的慌。
毕竟他很清楚,光是一个qq未来的价值起码都得按照数十亿来计算,更别说还有一个点评网了。
如果陈理不知道也就罢了,用股份换取一定的资金和吴敏仪这个人,陈理其实简直赚翻了。
但问题是陈理很清楚这些产业的价值,所以无论怎么想,他都觉得在早期进行融资行为绝对是一件很傻叉的行为。
曾经~陈理甚至构想过,在有足够资金的支持之下,未来完全可以不需要进行融资行为。
不过这个想法后来被陈理放弃了,原因也很简单~钱这个东西.最好是大家一起赚。
如果你这个人太独~不愿意把蛋糕分给别人,那你就会成为别人的敌人。
一般的普通敌人陈理倒是不担心,但有些人随便拎一个出来.估计都够陈理喝一壶的了。
当然了~陈理也可以选择硬刚,毕竟他有系统在手,虽然不敢说天下我有~但应对一些麻烦估计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好几百的事情,其实没多大意义。
如果在牢牢把控住公司管理权限的情况下,适当的给出去一些利益,其实反而能将利益最大化。
当然了,如果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那无非是最理想的合作方式。
至于吴敏仪.她当然跟陈理算不上志同道合,她之所以选择陈理,其实就是看准了陈理的潜力,打算从陈理身上赚上一笔而已。
而同样的~陈理也是看中了对方的能力,以及.港商的背景。
没错,除却能力之外,吴敏仪港商的身份在2000年这会还是很有用处的。
虽然这么说很无奈,但事实就是如此,同样的一件事,如果让任晓波去做,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和阻力。
可如果换成吴敏仪这个港商~那么麻烦和阻力就会变得很小,甚至不仅没有麻烦,还有人主动提供助力。
这种情况在二十年后已经不是那么明显了,但是在现在确实很管用。
就像之前任晓波去推广理想白羽鸡的时候,即便他说的口舌生烟.人家还是会对白羽鸡甚至是理想农产品公司保持怀疑。
可如果是吴敏仪往那一站,再配合她那一口极度不标准的港普.虽然不敢说别人就信了她,但这信任度绝对立马蹭蹭蹭的往上涨。
其实最好的情况是什么呢?陈理要是能找来一两个西方面孔,最好是美利坚人或者是英国人,陈理在时不时用英语跟他们沟通一下合作事宜.那家伙信任度简直能飞到天上去。
因为在这年头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都觉得外国佬的东西那就是妥妥的高科技~绝对的好东西。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是在崇洋媚外,但事实上在2000年这会国内的科技发展水平的确落后西方不少,这也是让大多数人有这种想法的原因。
等到二十年后,虽然国内的生产水平以及科技水平同样不敢说超越西方,但是因为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大家相互之间的差距没有那么大的时候.老百姓们就开始有了新的认知。
大家不再一股脑的认为外来的东西就是高科技,国内很多东西的生产水平甚至不比国外差。
但这还需要时间去发展!
而除却吴敏仪的能力以及港商背景之外,陈理还看重对方的一点是聪明!
是的~和愚蠢的合作伙伴打交道,与聪明的合作伙伴打交道,基本上完全是两个概念。
就像之前吴敏仪在陈理“质疑”她可能拿不出来那么多钱的时候,吴敏仪直接就明白了陈理话里的意思。
一是陈理已经松口,愿意给她这个机会。否则的话陈理根本没必要提钱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