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重生从小钱挣起 > 第636章 千船沉银

第636章 千船沉银(3 / 3)

据说在川省,有一首民谣流传了将近四百多年。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

谁人识得破,买到蓉城府。

这首民谣据说还是一个宝藏的谜题,只要能解开这个谜题,就能找到当年西王张献忠藏匿的大批财宝。

谜面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张献忠把财宝藏到了某个地方,而藏宝的藏匿地有石龙和石虎为标志。

至于这批财宝有多少.从那句买到蓉城府就能看得出来,要知道蓉城自古就是繁华之地,能把这座城市给买下来.那绝对一笔数量惊人的财富。

据说当年张献忠一路攻城略地,沿路不断的打劫各路的王府~乡绅~富豪的家财。

根据史书记载,张献忠曾开过“斗宝大会”,他的宝贝摆了足足有24间屋子,全都是奇异珍宝、金锭银锭。

如果说明朝也有福布斯富豪榜,张献忠肯定稳坐总冠军的位置。

后来张献忠在战乱中被乱箭射死~可他名下的那批惊人财富,却在天府之国神秘的消失了!

这批财宝据估计最起码有数千万两的白银之多,甚至引起了包括前朝朝廷以及民国政府和当地军阀的觊觎。

无数人惦记着他所留下的巨额财富,纷纷跑到了川省来寻宝,但结果谁都没寻着。

只有那首民谣还在一直流传着,可真正相信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毕竟~那么多年过去了也没人能找到!

直到2005年的时候,当时好像是川省要修一个什么水利工程,然后有人在岷江的引水工程的工地上,无意间挖出七枚银锭。

而这七枚银锭经过鉴定,证实为明代银锭。

当时银锭出土时,现场还发现了两块木头,合起来成圆筒状,长约1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正好能装下约十枚的银锭。

而这个不起眼的木筒,后被推断为传说中的青冈棒,据史书记载,张献忠的大批财宝,就是用青冈棒装着,才沉入水中的。

这个消息一经报出,立马引起了轰动,据说当时蓉城这边无数人跑到发现银锭地点附近的河滩上进行寻宝。

那时候的陈理远在燕京倒是对此没什么印象,可当时在蓉城上大学的陈雪却是跟同学一块去那边挖过沙子和鹅卵石。

据她所说.还真有人挖到了一些铜钱和小银锭。

但很快~当地相关部门就介入了进来,而发现银锭的河滩附近也被定为“江口沉银遗址”的文化保护单位。

原本呢~这件事应该告一段落才对,毕竟这些东西都属于国家的。

但事实上,因为条件受限,当时文物单位并没有立刻展开实地勘测,只是成立了一个保护专区。

毕竟那些东西都在岷江江底~想要实地勘测的难度有些大。

但是在九年后的一桩倒卖文物大案,却意外开启了对张献忠沉银的考古工作。

2013年年末,当地公安局收到举报,有盗挖团伙使用潜水服、金属探测仪、船只等工具,在沉银的遗址内大肆地盗挖遗址内的文物、进行贩卖从而获得暴利。

而在这起案件在两年之后被破获,并且在缴获文物中发现其中一件文物是一枚直径50.4厘米、重48.6克,正面写有“西王赏功”的钱币。

而这个“西王”.正是张献忠。

于是在16年的时候,国家正式批准了江口沉银遗址的水下考古方案。

2017年,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开始,这次考古的发掘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出水文物三万多件,包括张献忠册封嫔妃的金册、西王赏功的金钱币等等。

当时的陈理就在蓉城工作,他甚至还亲自跑去当地看过这个地方。

所以.哪怕没有系统,只要陈理愿意,他甚至都能找到这个曾经遗失的宝藏。

当然~在2001年这会,国内只是有这个传闻,却并没有证据,也没有人知道。

可问题是陈理根本不可能去做这个任务!

这玩意在国内,那就是属于国家财产,而陈理要是把这东西给上缴给系统.那可就成了罪人。

但是国内的东西陈理可以不碰!

可是国外呢?

比如~此刻任务栏里正在提示的这个

山下奉文宝藏之13?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