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上正好有不少的年轻妇女闲着没能到城中酒楼帮手。
李静瑶和林景阳讨论过后决定,幼师就从这些年轻妇女开始培养。
古代男女婚嫁年纪偏早,说是年轻妇女,要放到后世,充其量也是个十七八岁的孩子罢了。
这个年纪的姑娘学习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所以林景阳提了个建议,让李静瑶用自己的学识,传授于这些妇女。
其实也不用做到寒窗苦读十余载的地步,她们需要负责的其实无外乎就是孩子们的启蒙教育。
习得几个大字,再掌握一些诗歌什么的就已经足够了。
幼儿园嘛,玩玩游戏做做启蒙教育就过去了。
托儿所就更不用说了,都是一些还在牙牙学语阶段的婴孩,三四岁以下的孩子,只要能够做到悉心照料就好了。
李静瑶一琢磨,这个法子也可以,当即赏了小林同学一个香吻。
于是今日一大早便匆匆出门,集结庄子里的年轻妇女开始筹备办学的事情。
古代女子多数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尤其是乡下的女子,他们多数一辈子就困在这山野田间,别说见世面了,就是连出去都很少走出去过。
每年最多也就是几个月的农忙时间,其余时间他们就是照顾丈夫孩子。
这样的生活多少是有些枯燥无味的,尤其是在这十七八岁的年纪,虽说是农妇,但谁甘愿碌碌无为平平庸庸过一生?
特别是林家庄的制度、模式跟外界不大一样,男人们可以赚钱养家女人也可出入厅堂的理念已经扎根在大家的脑海中。
女人们看着自家的男人忙的晕头转向,自己肯定也希望能靠自己的能力补贴家用。
李静瑶这边的进展非常顺利,不到一上午的时间就号召了二十六名年轻妇女,按下手印签下类似于入职合同的文书,接着就带着大家到工部负责建造的学府上参观。
如今学府的建造工作已经到了尾声,就差一些细节方面的修缮就能够正式完工投入使用了。
林景阳对于自家媳妇的能力是一点都不怀疑的。
开玩笑,好歹我媳妇也是一国公主,就是李承乾来了,都得恭恭敬敬听上一声教训,从小受到的那可都是全大唐最高等的教育,就连那一手女红,都是师从名震一方的绣娘手中学习的。
就这点事情交给李静瑶办,她绝对能办的妥妥的。
长安城数一数二的大酒楼她都能操持的稳稳当当,别说是办托儿所了,就是将整个学府都交给李静瑶,林景阳也不带担心一丁点儿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