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风起明末 > 第382章 崇祯十四年

第382章 崇祯十四年(4 / 4)

就算察觉,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拿下他。

大战将起,军中任何变故都不能发生。

到底是久经沙场,短短的片刻,陈望已经是想明白了关窍。

抬起头,迎着孙传庭的目光。

陈望也确信了孙传庭的这一问题,并非是什么设下的陷阱。

因为,在孙传庭的眼眸之中,陈望却是没有看到往昔那般的锐气。

有的只是惆怅,有的是只是忧虑……

还有……哀伤……

虽然只是过去年许的时间,但是孙传庭却似乎是变了一个人。

原本的孙传庭锐气迫人,不过只是一省之巡抚,却敢与当时圣眷正隆作为兵部尚书,内阁首辅的杨嗣昌针锋相对。

行事向来雷厉风行,锐意进取,比起卢象升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着眼前与昔时几乎判若两人的孙传庭,陈望突然想到起了一首诗。

一首后世人写给孙传庭的诗。

得失谁算寻常事,挥剑斩却家国愁。

孙传庭和卢象升一样。

在走到绝境之时,明知事不可为,而仍然为之。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正统的文人形象,最正统的君子形象。

仁、义、礼、智、信。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们倾尽全力,欲要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但是,最终……

他们还是失败了……

大厦将倾,岂是一木能支?

狂澜将倒,岂是一人可挽?

大明积弊已久,早已是病入膏肓……

河风愈急,哪怕是身穿冬衣,仍然让人感到冰寒刺骨。

陈望没有回答孙传庭的话。

从孙传庭的眼神之中,陈望已经明白了一切。

这个问题,他不需要回答。

因为。

孙传庭。

他的心中。

其实早就有了答案。

“传我军令。”

孙传庭抬起了头,重新握紧了腰间的雁翎刀,他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了起来。

河风冰冷,吹起层层波澜,散入远方天地。

带着孙传庭坚定的声音,一路传向远方。

“渡河。”

太久没有写作,可能行文节奏之类的有些问题,大家要是有什么觉得有什么写的不太好的地方,可以在评论指出来,我会加以改正。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