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民军撤退,陈望并没有下令追击。
万民军的阵势不乱,队列齐整,旗鼓有序,专门负责殿后的部队也是全神戒备。
至于钱财外露可能会引来的威胁,高名衡并不担心。
河南如今军情如火,局势恶劣,必须要立即有人接替。
万民军此次撤退,虽然在刚开始稍微有些混乱,但是没有花费多少的时间便调整了过来,开始有条不紊的撤退。
而陈望则早就已经是带着一众军将在营门之外等候着了,早在犒军的队伍出发之前,高名衡便已经派人过来通知了。
用十万两白银,买三千甲骑的忠心,这笔买卖在陈望这里合算。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不过陈望一直以来都对他极为恭敬,很多时候下达命令,都会向他先行禀报。
陈望麾下汉中军斩获首级有两千多级,因此送来的白银共有十万两之巨。
犒军的大头都是出自周王府内,但是主持犒军的却是作为巡按御史的高名衡,副使则是周王府内官。
斩贼一级者便能得到赏银五十两,能射杀一贼者赏银三十两,射伤一贼或击伤一者便赏银十两。
但若是用其守卫开封,无疑是一支劲旅,若是运用得到,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
十万两白银,陈望没有私藏分毫,直接让人将其搬运到了校场之上,按照一开始记录的战功多少,当场分配给了所有参战的军卒。
在明朝作为宗室,虽说生活性命能够保障,但是另外一方面却是极为受限。
在第四日的清晨,万民军并没有如同往常一样对着开封城再度发起进攻。
有好事者,在人群之中大呼小叫,学着军中的人喊着威武。
万民军的骑兵主力留在队伍的后方,作为殿军,防备着可能到来的追击。
犒军的车队缓缓停下,随着身穿着圆领官袍,头戴着乌纱帽的巡按高名衡从轿上下来,陈望也是驱马上前,而后下马迎了上去。
万民军离开了,他们的生活也终于可以和往日一样,不必要在被禁锢在所住的坊市之中,也不需要再担惊受怕,活在恐慌之中。
但是,想要只要涉及军政,无论大小轻重,几乎都遭遇极为严厉的惩罚。
陈望本来就不打算追击,高名衡又特地前来吩咐,自然是借坡下驴,答应了高名衡的要求。
双方在军营的前方完成了银钱的交接,陈望送别了高名衡和周围一众看热闹的百姓之后,便带着一众军将返回了军营。
陈望在乎的是手中的职权。
人群之中有处于休息的社兵,看到了出现在众人眼前的陈望,带着自得的神情说着。
因此对于陈望,高名衡的态度也是越发和蔼。
这些举动无疑是让高名衡感受了极大的尊重。
因为这一次的袭击战,加上千里驰援救援开封的事情,如今他在开封城中百姓也算是广有声望。
“那人就是平贼将军,我之前在城头上的时候,有看到过,真威风啊!”
城西袭城战明军虽然取得大胜,但是万民军并没有立即撤退。
这次出这么多犒军之资,明面上也是高名衡以河南财政困顿为由主动请求。
陈望的这一表现,让高名衡更是合意。
第一封诏令并没有任何的封赏,只是职权更替,接任理事。
诏令传达,由高名衡代领河南巡抚,主持进剿事务,陈永福带领河南总兵。
周王府的卫兵散布在周围,将五辆满载着白银的马车保护在其中。
犒军的队伍之所以如此大张旗鼓,也是高名衡的布置和安排。
这一点在社兵里面也得到了证实,也让陈望对于之后掌控开封城社兵这一支部队更加有底。
后续发起的进攻,也证实了李岩仍旧是稳定掌控着麾下的万民军。
开封社兵,让他们外出作战如今暂时困难,或许遭遇各种的难题。
“身为武臣,比起拜将封侯,末将其实更希望看到四海能够安靖,天下能够祥平。”
高名衡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趁着这个机会向着众人表示,官府朝廷是信守承诺的,说是多少的赏银便是多少的赏银,绝不克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