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雷厉风行
在明初之时,除去中央之外,只有各地的都司有资格制作军械,而且军械的制作也是在严格的管控之下。
各地都司的军器局制作的军械,除去供应本地军士的使用之外,还需要上交一定的数量给中央。
这一制度,持续将近上百年的时间,到了正德时期,也就是明武宗时期。
吏治的腐败,卫所制度的崩坏,内外不断的问题和威胁,使得这样制度下生产出的军械数量和质量开始不足以满足所需。
因此在后续的时间内,明廷不断的放宽军械制造相关的条例。
在明朝中后期。生产武器的权限已经是下放给各地方。
除去都司、卫所之外,不少重要的府、州、县、都设有负责生产武器装备的军器局或杂造局。
但是他自幼便在开封长大,家业都在开封城内,而且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又能够跑到哪里。
当初在汉中卫的时候,陈望只是汉中府的镇守副总兵,孙传庭也在他的顶上。
钱似海浑身一颤,身形一软,失去了扶持着他的人,大脑一片混沌,竟然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但是高名衡根本不通军事,现在也都是依仗着陈望。
但是作为杂造局大使的钱似海此时却是满头的大汗,他拿着手中的绢布不时的擦拭着额头上不断渗透而来的汗珠。
以及官商勾结等原因开始大幅度下滑。
杂造局的大使是一名约莫有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名叫钱似海。
陈望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也没有丝毫的心慈手软。
陈望没有在杂造局的门前耽误分毫,直接便带着一众甲兵进入了杂造局的内部。
朝廷的诏令虽然是名言高名衡主持进剿。
高名衡确实刚直,也是一名清官。
钱似海何曾见过这样的景象,他虽然分管军械,但是却是从未上过战场。
但是他钱似海能够做什么,半天不到的时间,他还能变出名册上那么多的工匠来吗,能把武库之中积压的那些破铜烂铁变成一件件的合格品吗。
河南各镇的营兵,如今陈望也有调动的权力。
陈望眉头微蹙,神色厌恶,也没有心思再说些什么,直接一举马鞭,下令道。
陈望很清楚高名衡为什么放权,但是他愿意接过这个权力,他也需要这一份权力。
而现在的情况和当初陈望在汉中之时截然不同,在来的时候,陈望自然也是做好了准备,他向着高名衡提到整顿军器局、杂造局会遇到的困难。
打开一个带锁的箱子,不需要找到被藏起来的钥匙,只需要砸开一个洞口就行。
陈望不想浪费任何的时间。
战马一路奔驰,到距离钱似海不过五六步的距离才最终停了下来。
只怕是连开封城都没有出,就被衙役锁拿下狱了。
只是作为巡按御史,他并没有统管的权力,只有上报的权力。
而这些问题在大部分地方都是普遍的存在,因此上报上去之后,奏折基本都是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昨天晚上汉中军的甲兵已经是派人前来通告,言说今天的时候,他们的将军陈望就要检查开封城内的杂造局情况,让他们做好迎检的准备。
有的时候,很多问题都有最简单的处理方法。
他的身形颇为肥胖,头戴着乌纱帽,身上穿着深绿色的官袍甚至都显得有些臃肿。
万民军围城开封城之时,也没有上过战场,一直都是躲在家中,甚至连杂造局都不曾去过。
手中的权柄,身后的甲兵,便是陈望的依仗。
“杂造局内增设专岗,我会亲自指派人员担任,负责监察管理。”
同时所有的武器盔甲,都会刻上的工匠讯息,便于追究责任,使得工匠不敢怠慢偷懒。
而且昨天一晚上的时间,钱似海几乎连觉都没有怎么睡。
上面似乎有意整顿各地的军器局和杂造局,新任的巡抚高名衡,已经将军械相关的事务全都交给了不久前领兵抵达开封的平贼将军陈望来负责。
“来了吗,来了吗?”
钱似海浑身颤抖,牙齿不住的打颤,根本说不出来话。
但是这一次,陈望并不准备再按照当初接管汉中卫军器局的方法,来处理开封的杂造局。
陈望准备实行的规定,其实就是将明初的政策重新实行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