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坐在杂造局大使的衙署之中刚刚坐下,杂造局的吏员们便已经是将所有相关文书全都呈递到了案前。
四月的开封城天气凉爽,正是最为舒适的季节,既不会使人汗流浃背,也不会让人感觉到有多么的寒冷。
钱似海强打起了精神,艰难了举起了手,用袖子抹去了脸上的汗水,显得极为惊慌,向着左右焦急的问道。
陈望骑乘战马之上,按着马鞭,眼神淡漠,居高临下的俯瞰着丑态毕露的钱似海。
罗汝才、张献忠两人在四川也是同样搅动了不小的风云。
“此前所有的一切,我都可以不管,但是从现在开始,所有的事情都要按照我的规矩来。”
在高名衡那里,陈望得到了便宜行事的权力,河南省内的军器局、杂造局,所有的人员事务他可以全权安排处置。
但是大明朝数百年来,只出一名海瑞,也只有一名海瑞。
而就在这时,空气之中也随之传来一股臭味。
午时的阳光耀眼,照的钱似海难以睁开眼睛,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滚滚而下。
明朝中后期武备松弛。
最为重要的是杨嗣昌传来的命令,是让陈望负责进剿事宜。
天下正在逐渐的变得面目全非,变得让陈望陌生不已,他的优势正在被不断的缩小。
首先便是作为源头的原料,因为相关官员的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万民军如今声势浩大,李自成在西北闹出的动静也不小。
周围的人都没有回应他,扶着钱似海的两名吏员也在这个时候退到了后方,紧接着伴随着一阵喧哗声一众吏员全都哗啦啦的跪在了地上。
不过陈望也并非是有无限的权力,所有陈望做过的事情,最终还是要向高名衡都进行报备。
处理这样的问题,必然会牵扯到多方的利益,很多时候吃力不能讨好。
清官,也会为谋身。
早在出任巡按之时,他便对于各处的军器局,还有开封内的杂造局便颇有微词。
在汉中卫任同知的时候,整顿军器局,他并没有多么的大刀阔斧的做出改动,只是惩戒了几名典型,然后再慢慢整顿。
钱似海被吓的呆坐原地,眼睁睁的看着远处的那支骑兵从远到近一路奔驰而来。
非常之事行非常之法。
若是一直按照这样的制度去执行,那么明朝中后期的武备质量不至于如此的差劲。
军械的问题必然要解决。
高名衡在宦海沉浮多年,能够一路走到巡按御史的位置之上,自然并不简单。
算上开封的杂造局,共十三处军械制作处。
军器局严格来说他没有统管的资格,自然是要谨小慎微,考虑各方面的影响。
而随着匠籍制度和军籍制度的日益崩溃,也直接影响到了武器的质量。
身为河南总兵,能够指挥的只有麾下一营的兵马,其余的兵马都在陈望的指挥之下。
若是一处处的慢慢的去改革,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的时间和精力。
武器损坏,火铳炸膛,也不会再追究到工匠,就算是追究,很多时候也是不了了之。
杨嗣昌如今身为阁臣,圣眷正浓。
战国时期,张仪曾对魏哀王说:魏地诸侯四通,条达辐辏,无有名山大川之限。
“我没有耐心和你们纠缠,巡抚大人已经将军械一事全权交予我来安排。”
一众甲兵从门外鱼贯而入,很快便将整个杂造局纳入了控制之中。
现在,陈望麾下直属兵马便有将近三万人。
而陈永福这个河南总兵,也是有些名不副实。
开封一带一马平川,交通便利。
陈望站起了身来,神色冷漠,俯瞰着一众跪在堂中的吏员。
“如果有人想要试试本将腰间的雁翎刀是否锋利,尽可一试。”
最近状态有些差,各位容我先保持稳定更新,再提升质量。
请收藏本站:.bqua。笔趣阁手机版:.bq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