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最为骄横的就是左良玉,尝尝不听调遣。
听到万元吉提起陈望,杨嗣昌紧锁的眉头终于是舒展了一些。
因为在四川杨嗣昌没有等来崇祯斥责的诏书,反而是等来了崇祯宽慰他的密诏。
而且罗汝才叛降的可能性极小。
“阁部,请休息一下吧。”
罗汝才领兵追击的时候,可是真真正正的和张献忠做了好几场。
要知道在如今各镇之中,除去石柱的土兵,还有猛如虎所部外,其余的营镇多是出工不出力,根本难以节制。
如此知遇之恩,纵使肝脑涂地也难报答。
计划总是难以赶上变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底下的那些军将官员出工不出力者众多。
“依照陈望之能,想必要不了多久,便可以剿灭万贼军,解决河南动荡。”
若是开封沦陷,秦王也蒙难,只怕就是崇祯也再难以应对汹汹的朝议。
张献忠抛下了罗汝才,背信弃义,将罗汝才当做诱饵勾引官兵主力进剿,独自逃入四川内部。
哪怕是进剿频频失利,但是崇祯仍然选择去相信他,哪怕是朝议汹汹,却仍然是力排众议。
“但是如今河南民变也已经是被压下,万贼军在开封城外被陈望打败遭受重创,如今逃入归德府内,四面合围之下,已经是无路可去。”
罗汝才和张献忠两人因为此前被围剿的事情,已经是反目成仇。
民变加剧,坐失亲藩,那一项都是足以使得他丢掉官位的罪责,那一项都是足以使得被群起攻讦的过错。
杨嗣昌长叹了一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要知道,自陕西民变起始以来,哪怕闹得再凶,闹得再狠,也没有布政司所在的重城沦陷。
如果不是陈望及时回救开封,恐怕开封城也要沦陷,秦王可能也要蒙难。
还在湖广时,他发现了河南的情况有些不对,在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放弃了让陈望追击罗汝才入川的想法,派遣陈望北上驰援河南。
“李自成、革左五营两部虽然尚存,但是已经不足为患。”
这也是为什么张献忠能够频频跳出包围网中,一直到今日都没有办法将其擒获。
这些时日里面,罗汝才也加入了追击张献忠部的战斗之中。
“阁部绝非什么久战无功,罗汝才已经归降接受整编,如今只剩下张献忠尚在逃亡。”
他的神情黯淡,眼神无奈,叹息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