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宅,差不多也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打牌的桌面早已收拾干净,摆上了一大桌的杯盘碗碟。
除夕这一餐,还有晚上那一餐,要吃什么菜,要怎么吃,十数天前,就已经做好了规划。
别的不用说,格外丰盛就对了。
……
和和美美的一餐过后,众人闲聚聊天,聊的都是一些趣事,这花厅之中,不时欢笑阵阵,新年的气息很浓。
不知不觉,时间已至申时,也就是下午三点种左右,众人纷纷起身,离开主宅花厅,准备进行今天的第三个活动——
乞如愿!
乞如愿,就是祈求新年如愿的意思,算是许愿的一种方式。
这个习俗,也是来自于一个神话故事。
话说卢陵有一位商贾名叫欧明,他每次经商路过彭泽湖,就取船中的物品供祭湖神—青洪君。
积数年如一日,长祭不断,使湖神青洪君大为感动。
一天,湖神步上水面问欧明:“君有何求?”
欧明说:“但乞如愿。”
本来他的意思是乞求万事如意,可是恰巧湖神有一女侍者名叫如愿,湖神就答应了这个请求,将脾女如愿赐给欧明。
欧明带如愿回到家中,高兴得心花怒放。
凡是欧明需要什么,如愿都能立即办到,真是如愿以偿。
可是有一年除夕,如愿起床晚了些,欧明怒火中烧,痛打了如愿一顿,如愿在气恼中跑到土堆中不见了。
这时欧明就用钱杖敲打土堆,口里呼唤着如愿,可是如愿还是没有回来……
这是一个离奇的神话故事,它寄托了人们追求生活万事如意的美好愿望。
于是,乞如愿这个习俗,操作的方式就很明显了。
人们会事先制作一个“锦人”,投入土堆中,然后手握一根木棒,痛痛的击打这个“锦人”。模仿神话故事中的欧明,用钱杖敲打土堆的动作。
并且,这个“锦人”还需用绳子拴住,谨防它像神话故事中的如愿般,一入土堆就消失不见了。
如同挂桃符般,这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活动。
它更像是一种仪式,或者说除夕的一种保留活动。
董诚,董漱玉,还有娘子董淑贞,他们都挺兴奋的,兴致勃勃,赶往乞如愿的地方。
另外,跟来的春、夏、秋、冬四大丫鬟,还有一大群小厮小丫鬟等,他们也是一脸激动与兴奋,就跟过年赶集似的。
乞如愿活动举行的地方,在主宅旁边的一个花园里,这里有块很大的草地,空间足够大。
绿莹莹的草地,已被挖开一个一丈见方的小土坑,将土壤露了出来。
随同而来的小厮,也带着一个早已制造好的“锦人”,用一根绳子五花大绑着。
祝修远作为伯府之主,自然第一个先来。
他从小厮手中接过一根木棒,抡圆了砸向土堆,落在那个“锦人”的身上。
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叫好之声,欢声如雷,热闹非凡!
“我祝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家人安康!”
祝修远对着土堆许愿,然后放下木棒,往后退,让下一个人再来。
祝修远的许愿,自然又获得了围观小厮丫鬟等的欢呼赞叹,比刚才还大声。
接着是董诚,他也去重重的打了一棒,并许了几个愿望,与祝修远的差不多。
然后便是董淑贞,她兴奋的跑上去,两手握了大木棒,她小小的人儿,却将一根大木棒抡得很顺畅……
着实获得了小厮丫鬟们的一阵喝彩。
重重的打了一棒后,董淑贞仰头望天,闭目,并拢两手,做许愿状。
不过她并没有将她的愿望说出来。
很快,董淑贞许完了愿返回,众人忙问她,许了什么愿?
结果董淑贞小脸儿一红,连连摆手道:“不告诉你们,不告诉你们……”
春、夏、秋、冬四大丫鬟,忙追逐着董淑贞,追问她到底许了什么愿望,众女打闹成一团,倒也欢乐。
然后是董漱玉,只见她慢悠悠的走过去,两手一上一下,握住大木棒,动作很是笨拙,有些放不开的样子。
在众人的加油声中,董漱玉费劲儿的将大木棒抬起“一尺”多高,再将棒头费劲儿的移动到那只“锦人”的身体上方,轻飘飘的“戳”了它一下。
随后,董漱玉便放下大木棒,猛喘了几口气,一幅累得不轻的模样。
她这整套动作下来,都十分的滑稽,她是真正的大家闺秀,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哪里举得动这偌大一条木棒。
不过众人都没有笑话她,全都在加油打气,现场一片热闹欢腾。
再说了,董漱玉可是姨小姐,在府中地位甚高,谁敢笑话她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