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的普通看台上,也是坐满了人,满满当当,没有留下一个空位。
昨日的骑射和步射,非常精彩,他们中的某些人,终于成了茶楼酒肆中的“明星”,享受到了众星捧月的待遇。
校场外,众武举考生们,也正做着最后的准备。
经昨日骑射和步射两场的淘汰,成功进阶的,只有一百二十余人。
咚咚咚!
一通鼓响过后,今日的武举就正式开始了。
“陛下,今日的项目,统称为‘技勇’,有三项,第一为‘拉弓’,第二为‘舞大刀’,第三项为‘拿石礩子’。现在开始的是第一项‘拉弓’。”
陈皇的御座之下,祝修远照例站在那里,进行讲解。
与此同时,下面那硕大的校场中,已有武举考生逐个走进。
“考生们所拉的弓,有四个号,由低到高分别是八力弓、十力弓、十二力弓,另外,还有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
“武举考生们,根据自身条件,自选弓号,每人限拉三次,每次都拉满弓就算通过,若有一次未拉满弓,则淘汰,不能参加下一场。”
“另外,也会根据考生们选择的弓号,进行分数的累积,所选弓号越大,所得分数就越多。”
祝修远介绍的时候,那校场上,众位考生已经开始了。
第一步,是挑选适合自己的弓号,若选得大了,拉不开,那就直接淘汰掉。
若选的弓号小了,则所获得的分数较少……
所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选大了,或者选小了,都不划算。
待第一轮结束,第二轮可以重新选弓……总共要拉满三次,这其中若有一次拉不开,那就直接淘汰。
为了加快时间,祝修远让所有考生都一起上场,一起拉弓。
陈皇等坐在看台上,往下看去,就是一校场的人,密密麻麻,看不清楚。
不过陈皇所关心的,就只有韩清山与林伯昌而已。
其余的人,他不怎么关心。
于是,有几个校尉就辛苦了,在韩清山、林伯昌拉弓的场地,与看台之间,往来奔走,随时汇报两人的一举一动……
“启禀陛下,韩清山挑选了一张十四力弓!”校尉首次禀报。
十四力弓,属于出号弓了,因为制式硬弓只有八力、十力、十二力等三个弓号。出号弓,非一般人不敢选。
所谓的八力弓,就是说需要用八十斤的力气才能拉开,十力弓,则需要一百斤的力气,以此类推。
韩清山所选的十四力弓,需要一百四十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果然不愧为世外高人,第一次就选了十四号弓!”
“他这是对自己的臂力非常有信心,像这种拉弓的项目,但凡一次拉不开,就直接淘汰,太残酷。一般的人,第一次定然十分谨慎,会挑选一个更小的弓号,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臂力,决定下一次拉什么弓……”
众臣纷纷惊叹,议论纷纷,御座之上的陈皇,也嘴角含笑。
不过也总有些人不以为然,比如金陵王等。
金陵王也仔细的盯着校场看,他心里不停祈祷,这破武举,要是再闹点笑话就好了……
可是天不遂人愿,除了昨日第一场骑射之外,后来就再也没有闹出低级笑话了,让金陵王好生失望。
“启禀陛下,林伯昌选了张十二力弓!”校尉又来禀报。
十二力弓,是三种常规硬弓中最强的一种。
相比于韩清山的十四力弓,少了两力,但也是非常不错了,获得了包括陈皇在内众人的一致称赞。
……第一轮结束,最后结果总结起来是这样的:
韩清山成功拉开了十四力弓,拔得头筹。
林伯昌也拉开了十二力弓,似乎游刃有余。
另外,拉开十力弓的,有黄志高、吴少光、刘安平,以及朱立与牛刚等。
其余之人,拉开的都是八力弓,不值一提。
更有十数人,或挑错了弓号,或臂力不行,第一轮就没有拉开,直接被淘汰……
众臣热议一阵,很快第二轮开始。
校尉奔跑来报:“启禀陛下,韩清山这次挑选了张十六力弓,林伯昌则选了张十四力弓……”
“十六力?需要一百六十斤的力气才能拉开啊,这韩清山……果然是世外高人!”
“这种人在军中也不多见,但凡有一个,无不是勇冠三军的存在。”
“那林伯昌也挺厉害,从十二力弓到了十四力弓,虽然他的风头被韩清山掩盖,但也不能小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