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爱卿快说,是什么计策?”陈皇不由坐正了身体。
“陛下,这个计策,臣称之为‘科举’!科举,与武举的机制原理相似,只是考核的内容大有不同!”祝修远说道。
那龙椅之上的陈皇,听闻了此言,两眼不由一亮。
并再度坐正了身体,忙挥了一下手:“爱卿接着说。”
当下,祝修远便将后世的科举制度简述了一遍。
祝修远直接照搬明清时期成熟的科举制度,并未使用唐宋时期的,因为还不太成熟。
“陛下,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官吏,必将心向陛下,必将心向朝廷!待这些人充斥朝堂,就能最大限度打压世家大族与豪商之流!”
祝修远最后说道。
陈皇和尤贵妃都听得如痴如醉。
当下的选官制度,其实还是比较原始的推荐制,容易让权臣做大,也容易让世家大族把持朝堂。
别看陈皇动不动就打人一百大板,朝中大臣也不敢太过欺压陈皇。但也仅仅只是在朝中罢了,一旦走出京城,情况又不一样。
皇权不下县,对现在的陈国来说,还根深蒂固。
老实说,陈皇已经心动了。
“不过陛下,这科举非同小可,推行起来的难度,恐怕是精盐之策的数十倍,更有可能无法推行!”
“所以臣提出的科举之策,只用来干扰朝臣们的视线!以上就是臣的一点愚见,请陛下明察!”祝修远说完后一拱手。
“诶!”
祝修远最后一句话点醒了陈皇。
他不由手拍膝盖。
“这科举之策,果然是利国利民的良策,但爱卿所言,也不无道理……”
天色擦黑,祝修远走出宫门。
那科举之策,陈皇要不要采纳,祝修远就不去管了,眼下,他只需做好精盐之策的筹备工作即可。
待祝修远一脚踏入神雷侯府大门的时候,他就已忘了精盐及科举之事。
他现在的心情很复杂,又是激动,又是害怕,还有极大的期待。
他去了扬州数日,不知漱玉如何了。
记得扬州之行的前一天,他给董漱玉的信中,就曾说过,待他回京,要给她一个大惊喜。
大惊喜之事,他其实早就准备好了。
若董漱玉恢复得好,他今晚就将之拿出来。
若董漱玉还是不肯走出院门的话,估计,他还要绞尽脑汁哄她开心才行……
“娘子回来了吗?”祝修远走进府门后,随口对身边的下人问道。
“回禀侯爷,夫人已经回府。”下人道。
“哦,那岳父大人呢,在府中吗?”祝修远又问。
“侯爷,老爷刚从府衙下值回府呢,过了没一会儿,侯爷您就回来了。”下人道。
“那……漱玉呢?”
“侯爷,姨小姐正在主宅的花厅中,与夫人说话。”下人回应道。
祝修远点了点头,压抑住心里的狂喜,举步便往主宅的花厅走去。
董漱玉能够走出院门,就说明她已经恢复了……祝修远心里不由开心起来。
花厅。
门口。
祝修远整理了一番衣衫,深吸口气平复心绪,然后才推开大门。
一步跨入其中的同时,他抬眸四下搜寻。
因他推门之故,发出了响声,花厅中的所有人都转头过来望着他。
有岳父大人董诚,还有娘子董淑贞。
董淑贞身侧的一张椅子上,正端坐着的,就是他哄了足足三日的董漱玉!
“贤婿回来了!”董诚笑呵呵站了起来。
“夫君!”董淑贞立即丢开正聊天的姐姐,嗖的一声就冲了过来。
而董漱玉,在他开门进来那一瞬间,抬眸盯了他一眼之外,之后就始终低着头了。
一动不动,显得非常拘束的样子。
“岳父大人!娘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