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六州歌头 > 第 171 章 九十一

第 171 章 九十一(2 / 3)

“朝廷此项举措对我江南重分田地重造黄册一事,有极大的益处。”许轻名初上任的政令就得到大力支持,却是忧喜参半,“从商不易,起头就需一定的本金。此次洪灾令绝大部分百姓损失惨重,正是劝商转农的好时机。但江南是商业重地,商贾根基深,氛围浓,经营转变绝非易事,且改农初期仍需商业支撑赋税,商税一再提高无疑会对民生造成重创。”

真是奇也怪哉,好好地忽然要提商税逼人都去种地。贺今行皱眉沉吟,猛地想到了某种可能,一时凝重起来。

就听对座的制台大人轻声一叹,看着他低声说:“你回京复值之后,劳你向相爷带个信,问他此事能否转圜一二?或降低提税幅度,或推迟执行时间。我就不写信了。”

“好。”他没有问为什么,直接答应下来:“下官一定把话带到。”

事罢便去找康琦年。

往后一两日,因圣上召忠义侯早日回京口谕,宣京各部衙门派遣到江南路救灾的官员也陆续赶到临州,准备随之回返。

就连盛环颂都优哉游哉地现身总督府,贺今行却没在水部的人里找到江与疏。他很快请了上峰允准,去太平荡接人。

他在午后乘船赶到太平荡时,一眼就瞧见江边一块巨石上趴着他那位同窗。

江与疏脑袋对着瀑布,身下铺着类似麻布草纸一类的大张东西,捏着支炭笔在上面涂涂画画,陶然忘我。

秋风凉爽,今日阳光也称得上和煦。贺今行拜托周遭的工人们不要出声,悄悄攀上巨石,看对方横撇竖捺似写字一般勾完一幅画,停了笔,才出声叫人。

江与疏吓了一大跳,差点滚下巨石,被他及时拉住。

“抱歉抱歉,我不该吓你。”贺今行没想到对方反应这么大,赶紧道歉。

“没,没。”江与疏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他风吹日晒快两个月,肤色深了几分,身形更加精干,害羞起来却如往日别无二致:“是因为我见到你太高兴啦。”

贺今行摸了摸耳垂,也笑,指着那副画说:“这是太平荡?”

画工虽简,但肉眼可见是深潭飞瀑。悬崖两端和中间还各画着许多横线和竖线,又延伸出许多箭头,指向周边空白处标记的许多数目与注解。

“对。”江与疏看着他点点头,又捂了捂眼睛,“不过我不太会画画,学了一个多月,还是画不好。”

“挺好的呀,很有神韵。”他真心觉得对方比自己的画技要好很多,然后指着那些横线,“这是堤坝?”

“对!”少年飞快地应道,有些激动,但很快冷静下来,悄悄和他咬耳朵:“朝廷肯定要重修太平大坝,我就想,或许能提供一些参考呢?不过现在就是随便画画,做不得数。”

他虽话里话外都说自己是闹着玩,但神情带着显而易见的畅想与向往。

“挺好的。”贺今行沉默了一会儿,如是说。

江与疏拍了拍自己的脸,才想起问前者的来由。得知原因后很快蔫下来,蹲坐在巨石上说:“我还不想走呢……”

贺今行安慰他:“现在回京复职,日后才能更好地回到这里。”

“对,重修大坝的时候,我们水部肯定还要再派人来的,到时候我就毛遂自荐!”他随即振作,站起来举起双手,对着汹涌而下的江水,大声呐喊。

“我一定会再回来!”

八月初三,为江南水患而南下赈灾的钦差队伍辞别总督府,踏上回京的路程。

忠义侯为免惊扰百姓,特地选择在晨初便出发。

然而出城十里,船队起航之时,沿江仍有许多百姓自发赶来,夹岸相送。

能给他们一条活路,让他们活下来,吃饱有住,就是好官。

贺今行与江与疏一起挤在某条船的甲板上,目不暇接地看着两岸的百姓。

东方日出,江水欲烧,人心也变得滚烫。

直到又一个日出日落,船队终于抵达宣京。

他们混在队伍里,熬过礼部的接待之后,一解散便各自回家。

贺今行踏进自己租的小房子里,略作打扫,倒在床上的那一刻,觉得自己白白交了两月租金也是值得的。

但他没躺多久,就爬起来去取自己的信件。

离京的第一个月收到的信,冬叔都带给了他,但第二个月又积累了好几封。其中有个小包裹,他就率先拆了这个。

质地普通的小匣子里,是一瓶伤药和一枝风干的木芙蓉,还有一封信。

信上说那瓶伤药是摧山营的制式配药,对创伤有很好的疗效,寻常铁制刀箭致伤半月就能愈合;那支木芙蓉是在横海的山林里遇见,采来压除水分夹在《纪效新书》里晾干,但愿你看到时没有腐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