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拉模拉样 > 第一章

第一章(3 / 3)

现实生活的锤炼,让路璐对社会中一些“美好”的概念越发模糊起来,比如路璐常对秦浩梅馨开玩笑说,我们的祖国,是一个高举**大旗,披着社会主义外衣,走着资本主义道路,实行封建主义统治,民主文明又和谐的奴隶社会。

创业时的挫折与沮丧,使得路璐对社会中的阴暗面有了一定体会,但无论如何,日子过的总算像个样了,虽说路璐现在住的房子还是租的,奢侈品从来只敢看不敢买,可存折里的钱好歹上去六位数了,这对一个没有背景独身在外打拼的女孩子来说,确是了不起的成就。

桑榆在海外的那些日子,路璐与她的联系多是通过电话或网络,每次通话后,两人心里都众志成城的期盼时间快点过,好快点结束这种远隔大洋的相思之苦。

那些日子,路璐为了配得上桑榆,工作之余努力学起了英语,学英语的驱动力很简单――爱情。路璐想,桑榆在国外读三年书,一定会交些国外的朋友,如果她的洋朋友来看望她,自己却听不懂人家在说什么,那怎么成?所以学好英语还是很有必要的。好在路母教外语,从小就抓她的英语成绩,再加上路璐喜欢看些美剧和好莱坞电影,使得路璐的底子不错,学起来倒也并不吃力。

桑榆得知路璐为她学英语后,心里乐开了花,平日与路璐通话或在网上聊天,多是用英语来表述,隔三差五的,桑榆也常给路璐邮寄几本英文原版小说,在爱情的滋养下,路璐的英语水平进步飞速。

三年后,桑榆留学归来,回来后的桑榆去了st广告公司,这家广告公司财大气粗,在本市可算是最大最强的了,桑榆喝过洋墨水,又借着她父亲朋友的关系,一回国就被st创作部聘用,当起了整天出入写字楼不时和洋人打交道手拿高薪意气风发的小金领。

路璐和桑榆的感情也确实继续下去了,只是继续的时间没能维持多久。

时间可以改变一切。

留洋镀金后的桑榆变了,由以往的沉静变得open,朋友越来越多,凡事讲究品位,出手愈发阔绰,这让刚刚在社会立稳足脚的路璐常常限于被动;被生活磨练过的路璐变了,由以往的活泼变得内敛,日子精打细算,性格越发敏感,这让时尚前卫的桑榆常常感到不解;她们之间的感情变了,由以往的无话不说变得无话可说,本该心心相印的二人之间常常出现无声的猜忌和沉默。

彼此相爱的两个人一旦时常出现疑神疑鬼的情况,感情也差不多快到头了。

路璐知道,不管怎么变,她内心深处依然一如既往的爱着桑榆,只是桑榆不再。

所以,当桑榆对路璐说出“我们分手吧”,路璐毫不犹豫的说了一个字:好。

路璐在心里低语,因为我不想让你为难,不想用爱将你捆住,才会说好,你可明白?

而当桑榆问路璐“不问我为什么”的时候,路璐反问了一句“何必?”

是啊,何必?分手的理由有千万种,最大的一种是不再爱了,既然如此,又何必再问?

为了桑榆,路璐与父母闹翻,至今不能相见;为了桑榆,路璐拒绝了所有追求者,甘心忍受孤独;为了桑榆,路璐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学英语,只愿能与她肩并肩的站在一起;为了桑榆,路璐拼命工作,想让她归来后能有个舒适的家。而所有的这一切,在“分手”二字面前,都成了一个笑话。

桑榆也没想到,海外三年的独身生涯她都熬了下来,海归后的二人相处她竟手足无措,这就好比无数□不怕死的打完了八年抗日三年内战,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突如其来的和平面前却傻了眼,这双拿惯了枪的手忽然拿起了笔,我该做什么?我该怎么做?恍恍然的全是未知数。

有远见的就调整心态摸着石头过河为未来绘制蓝图,没远见的只能握着笔杆子凭着情绪在白纸上乱涂乱画,可古往今来,有远见的人一向堪比熊猫,少的可怜,而年轻气盛的路璐和桑榆,很显然,都属于没远见的一类。

半年了,路璐和桑榆分手已经半年了,这半年里,她们有意识的避着对方,秦浩梅馨也颇有默契的不在路璐面前提到桑榆,路璐不恨桑榆,也不怨桑榆,爱情是你情我愿的事,人家不爱你了,这不是人家的错。

谁让你钱不够多,跟不上人家时尚的脚步?谁让你魅力不够大,揽不住人家一颗七彩玲珑心?

总归起来,感情世界里,你没错,我没错,大家都没错;你有错,我有错,大家都有错。马克思爷爷的辩证法用在这里无疑是最最安慰人心的哲学。

路璐以为她可以忘记桑榆,可每在夜深人静时分,却不由自主的想念,想她的笑,想她的好。曾经的路璐会想,若没有了桑榆,我该怎么过下去?此时路璐在想,原来没有了桑榆,我还是可以吃喝拉撒睡。

低沉的音乐从室内飘来,绕入路璐的耳朵,姬神的earthflame,带着些空灵,环着些清寂,适合独自一人时慢慢品味。

路璐将烟摁灭,狠狠的将烟头抛出窗外,脸上挂起了不羁的笑,爱了一场,念了一场,到头来,才发现,你不是非我不可,我也不是非你不可,真他妈是场误会。

多么狗血的人生。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