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重回一把火 > 第564章 这马屁拍得……

第564章 这马屁拍得……(1 / 3)

余文钢还是很幸运的,因为临近年终,喜欢奋战在第一线的任正非这几天正好没有外出,就在公司内。

其实李一南的汇报对余文钢并不是很有利。

狮子大开口!

这是李一南汇报的重点。

但任正非大致看了一下方案后,问了李一南三个问题,一是这一新业务的市场潜力有多大,二是华为能不能自己想出可替代方案,三是一旦错过了这一业务,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在这三个问题上,李一南倒是不敢带有任何偏见。

于是,任正非立即做出了决定:“见。”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别的不说,就凭骆俊鹏来了华为,任正非一旦知晓了,那就算他再忙,也必定得见他一面。

毕竟那是江大电信院的院长,国内通信领域相当有名望的专家教授之一,而江大电信院又是有名的通信人才基地之一。

要问任正非最为重视的是什么?

绝对是人才!

善用人者为天下!

这是喜欢看书和思考的任正非一开始就信奉的重要理念。

在这一点上,有两件事对他的启发特别大。

一是汉高祖刘邦。

不能文,又不能武的刘邦为什么能得天下?

智不比张良,勇不如韩信,才不敌萧何,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在各方面都略显平庸的刘邦,最终得了天下,创立了大汉王朝。

而刘邦自己总结为,“知人善用”与“用人不疑”,就是他成功的秘诀。

二是美国的崛起。

其实在二战之前,美国虽然强大,可相比其它的西方大国,并没有太大的优势,远没有到称霸全球的地步。

可二战之后,美国干了一件事,那就是大量招揽战败国的技术人才,最终造就了美国在科技、军事、金融方面的强大,并且成为了称霸全球的霸主。

因此,自打任正非创立华为起,他就特别重视人才。

不过在人才招揽上,早期的华为其实挺苦逼的,毕竟从一开始,任正非仅仅是凭集资来的21000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开始代理香港的程控电话交换机。

这一路走过来其实并不容易。

尤其是在人才招揽方面。

打个比方说,93年李一南进华为时,那时的华为在人才方面还严重缺乏,整个公司里,当时的技术负责人和技术大佬,没有一个是清北甚至交大复旦等一流大学毕业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