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重回一把火 > 第1203章 高光时刻

第1203章 高光时刻(2 / 3)

“我看好它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大众对音乐审美的变化。”

他又开口了。

而且这一开口,就是长篇大论的节奏。

“众所周知,华语音乐的发展,一直是港台在引领时代。

“早在六七十年代,湾湾那边就掀起了民歌运动,并诞生了邓丽君、刘文正、甄妮等代表人物,但那个年代的音乐,基本是以民谣或抒情情歌为主,包括后来的李宗盛、罗大佑、黄韵玲等,也都是这种风格。

“而那个年代的香港,流行音乐则是以粤语为主,虽然风格上跟湾湾的音乐有所不同,但整体节奏也都是偏慢,以抒情为主。

“然后到了八九十年代,流行音乐开始多元化,在民谣、抒情情歌的基础上,摇滚、爵士、布鲁斯、节奏布鲁斯等风格的歌曲也开始大为流行。

“并且,随着内地的改革开放,两岸三地的音乐也开始相互融合,大众的音乐审美也开始统一,已不再有明显的地域之分。

“但八九十年代的音乐还是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整个华语乐坛,还是以传统的民谣、抒情为主流,来自西方的音乐元素也只是适当地融入进来。

“那么问题来了。”

余老板一口气说了一大通,然后终于短暂地停顿了下来。

众人:“……”

你跟我们说华语音乐发展史干嘛?

这些我们都懂啊!

不过你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基本上挑不出啥毛病,算你还有点料!

不过问题是什么?

“大家有没有发现,华语音乐最近几年是不是有些不景气,有点青黄不接?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余老板又开口了。

众人:“……”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数字音乐的发展,抢了传统唱片业的饭碗,弄得大家都没什么钱赚了!

“除了数字音乐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传统,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年轻人对音乐的审美理念已发生了改变,而几乎所有的音乐人,都还在坚守传统,导致了大众对传统音乐的审美疲劳。”

余老板却给出了一个不同的看法。

众人:“……”

年轻人的音乐审美理念发生了转变?

大众对传统音乐出现了审美疲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