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办呢?
李世民的眉头都快皱成一条瀑布了,却依然没有想出办法,他顿时忍不住叹了口气。
“唉,要是这些家伙能向郑子文一样就好了。”
话刚出口,李世民顿时一愣。
“不对啊,郑子文这小子向来都是不吃亏的主,为什么他心甘情愿把土地交出来呢?对了……以他的本事的确不需要土地也能活得快活……咦?”
李世民似乎抓住了什么,他的眼睛有些发直,过了半晌他顿时猛的一拍桌子。
“对了!是商人!”
他忽然想到了郑子文以商人的手段让自己过的滋润,同时也让他取消农民的赋税,转而收取商人的交易税。
如今的大唐还有百分之七十八的土地是国有的,实际上也就是属于他的。
他可以学之前郑子文说的那样,花钱让百姓帮他种地,然后把粮食卖给百姓,这样他也没有任何损失。
那么损失的是谁?自然是那些圈占了土地的富商和士族。
他们若是给的钱少,百姓自然不会帮他们干,如果他们给的多,李世民也没损失。
等他们把粮食拿出来卖了,还能收他们交易税。
一举三得!
这些想法似乎相当不错,但真正需要实施却相当的麻烦,李世民顿时烦躁的在御书房里走来走去,但依然没有想到办法,于是他“砰”的一声推开了门,朝着门口的刘炳就喊了起来。
“传房玄龄、杜如晦觐见!”
“是!”
房玄龄和杜如晦很快就进了皇宫,御书房的灯一整夜都没有熄灭。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当房杜二人提出任用任用商人做官的意见时,整个朝堂顿时哗然。
百分之八十的官员都在强调“商人重利”,而言官也高呼着“与民争利,奸臣误国”,整个朝堂顿时乱哄哄的,老李的脸都被气黑了。
就在这时,朝堂里响起了一个洪亮的声音。
“皇商一事,老臣以为不能以‘与民争利’一言概之,若是能够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则百姓幸甚,则大唐幸甚,臣,崔贵,有本上奏!”
这是及时雨啊,李世民眼睛顿时亮了,于是他大手一挥。
“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