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奶奶笑呵呵地出去,故意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就有人问起了她:“婶,听说东升升官了?”
太奶奶脸上一愣:“你们听谁说的?我这做太婆的怎么不知道这事?‘
“周菊花说的,她说东升升官了,就不理他们那宗人了。”
太奶奶的脸色阴沉得像倒翻的墨汁:“她胡扯。前几天闻着味来我家,硬说东升升了官,咱东升没升官,咱怎么能应是吧?结果她就到处乱说。”
“不是东升升官,你们这买那么多肉菜做什么?”
太奶奶又乐呵起来:“这不是我家英子又怀上了嘛,老婆子心里高兴,就让人买了肉菜。家里添丁这么大的事情,能不庆祝?”
那个问话的人,心里却犯着嘀咕:也就你们家,添个丁还高兴成这样,又是买鱼又是买肉。这谁家不添丁。嘴上却说:“还是你老爱护孙子,英子嫁到你家,可真享福了。”
这事,就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了,人家老苏家买肉不是因为东升升官了,那是王英怀孕了。有人说他们家有钱没地花,怀个崽还买肉,也有人觉得这事确实应该高兴。人家苏全没留下孩子就当了烈士,现在苏耀宗过继过去,一下子就添了两个孙子,又添了曾孙子,现在王英又怀上了,人家老母亲高兴是正常的,这都能理解。
每年的招兵,都在阳历十二月,每次武装部把这任务布置下来,很多人都愿意去当兵,当然也有人不愿意。农村里,谁不想当兵吃粮?当兵回来,如果提了干,正式工都是妥妥的铁板钉钉上的事情。
苏家村收到这个指标后,很多人家都动了心思,特别是家里儿子多的,都想把儿子送到部队去,给家里挣点口粮和津贴。
太奶奶一早就跟苏二伯和苏一行打了招呼,让他们给明亮留个名额。
苏二伯,那是太奶奶那支的本家侄子,有这样的名额,自然就会留着。不过人家部队也说了,报名的都可以报,最后能不能去成部队,那都是部队说了算。政审体检有一样通不过,那都得淘汰。
正因为名额比较宽松,所以也就没有卡着人不让去的情况发生。苏二伯也说了,名都给你们报上,至于能不能当上兵,这就要看造化了。
这次之所以和往年不同,名额不受限制,那全是因为前线正在打仗,兵源越多越好。这事是部队内部的消息,百姓们都不知道。如果真知道了这事,也就没人敢把孩子送去部队了,征兵工作可就不好干了。
明亮拿到征兵名额的时候,兴奋地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就起了个大早。
“明亮,怎么起那么早?”因为明亮要当兵的事情,东升连夜就赶回来了,打算陪着自家弟弟。
“哥,我兴奋,睡不着。”马上就要当兵了,他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这还没体检呢,你得通过体检才行。”
明亮拍拍胸脯:“就我这身子,铁打似的,还能通不过?”
正说着呢,村子那口大钟被敲响了,喇叭中传来了村长的声音:“社员们注意了,征兵工作马上开始了。所有报名的青壮年,都去广场集合,队里的拖拉机送你们去县医院。”
新的征程,马上开始了,明亮带着憧憬,迈出了院门。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可是大肥章哦,高不高兴?
关于这个征兵的情况,我看到小仙女们争议很大,我在这里解释一下。男兵每年都会有征兵,至于兵源的多少,每年不一样。加武警,有五个兵种呢,机会很多。所以报名的情况,一般不会有人卡。只有女兵才不会年年招,所以不存在为了情节之类的事情。
关于为什么要让明亮66年再当兵,有几个原因,一是明亮年龄不够,当时才十五岁,想要运作也比较难。第二是因为太奶奶的心结在那,哪怕有芝芝的梦,她也无法一下子就改变决定。第三,明亮多一年,就能在学校多呆一年,而且在经历过那种大革命的浪潮之后,他会更珍惜这次的入伍。
昨天被删了几条留言,一看都是因为有关于大革命的那两个字,那两个字是敏感字,就被删了系统,芳姐这心疼啊。如果有小仙女看到自己的留言被删了,那就是提了那两个字了。留言就用大革命或是十年浩劫代替吧。
前面的红包我都发了,如果有没收到的,那就是系统抽了,明天我会补发。
这一章的红包依然有哦,么么哒。